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歧途”与“正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审视与反思
本文选题:现代大学制度 + 高等教育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8期
【摘要】:转型与升级在我国已成为具有普遍性的高校发展战略。在当前的高校分类与评估体系中,很多高校走上了通过科研"大跃进"实现学校转型的"歧途"。在现代大学制度视野内,高校的转型发展应该是高校在制度改善基础上的整体提升,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等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原则正是当前我国高校转型发展中亟须回归的基本原则。
[Abstract]: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as become a univers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mbarked on the "misguided path"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s through the "Great Leap forwar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academic freed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such as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need to be returned urgently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
【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相关问题探究”(L10DGL012) 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2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高校教授委员会的制度设计、运作状况及优化思路研究”(2012lslktzijyx-12)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辽宁省高校‘行政化’问题调研与‘去行政化’改革路径探究”(JG11DB011)
【分类号】:G6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东平;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演变和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王长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杨东平;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特质[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杨静;;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就业女性的困境、原因及影响分析(1870—1920)[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3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柯佑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毛国红;;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于永华;;论教法、学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陈瑞丰;;高校学生权力——影响力的视角[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赵为,栾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子轩;;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立法的衔接问题探究[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白娴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雷小生;;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育人理念的嬗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梁爱华;郑晓齐;;香港科技大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政策及其特点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8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征;美国堕胎立法之历史沿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7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8 刘震;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吴晓玲;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水法;世上已无蔡元培[J];读书;2005年04期
2 董云川;“有而不在”的大学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10期
3 邬大光;;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9期
4 张应强;;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春梅;孙韦霞;赵万钟;;关于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年35期
2 秦怀杰;李莉;;国内关于大学章程的研究评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张瑞平;;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之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8期
4 郭俊;;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J];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5 郭俊;;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J];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6 阮春峰;;高校“去行政化”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1期
7 杨移贻;;借学术自由之火,建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2期
8 方耀楣;张瑞平;;去行政化:回归大学教育本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8期
9 王新华;邸婧;;“去行政化”条件下高校内部公共决策机制的重构[J];理论探讨;2010年06期
10 江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江苏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研讨会在南通召开[J];江苏高教;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姚孟春;胥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破解“三个难题”[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孙霄兵;;加强教育法学研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代序)[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4 陈立鹏;杨阳;;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基于大学章程的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李祖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官诚;;我国公立高等教育产权制度的弊端与对策探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邓周平;钱志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操作设计[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传德;;试评洪堡德的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王冀生;;深刻转变中的我国高等教育[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小芳;;教育寻租视野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晋鸣;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黄进;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盛连喜;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柴葳;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记者 唐景莉;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侯欣一;从清华崛起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谷贤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面临现实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严蔚刚 东北师范大学;由分好权转向用好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侯泉林 贾宝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回顾和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联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反思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2 朱平;制度伦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制度[D];厦门大学;2007年
3 吴文俊;高等教育制度功能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7 王立科;英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理;论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选择[D];兰州大学;2012年
2 王秋贤;政府职能转变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晶;依法治校视域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王书华;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学生权利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陈立中;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杜秀丽;软法视野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洪芳;英国高等教育制度评介[D];苏州大学;2003年
8 胡剑虹;日本高等教育制度评介[D];苏州大学;2003年
9 陆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欧阳峻翔;构建传承书院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2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0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