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关系的研究
本文选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 中学相关课程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3期
【摘要】: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实质性的推进。以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中学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研究为例,通过较为广泛的比对和认真的梳理,对相同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作一番理性层面的思考和谋划,并进一步提出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和对策,对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研究,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the related courses in middle schools, which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promoted substantively. Taking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rse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rse and the relevant courses in middle school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repetition of the same teaching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knowing one's own and one's own enemy", makes some rational thinking and plans,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ducational teaching practice. It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颖;;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山东电大学报;2008年02期
2 杨佐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与管理的几种有效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10期
3 本刊编辑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9期
4 韦湘燕;;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12期
5 马进甫;宋振美;;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12期
6 张慧君;于敏;;提升理念 创新形式 取得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09期
7 乔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层监测系统构建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8 邓奎伟;;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15期
9 计毅波;;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10 田米香;;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大众科技;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洁英;;试论加强逻辑运用,提高高校政治理论教学质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静超;刁彦华;毕月虹;赵耀华;;探讨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必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3 范宇红;;认真抓好教学评估,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陈明军;何通能;胡轶;;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双荣;刘晓平;;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颖;张春林;;英汉双语教学与教学质量[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李炎锋;王玲;李明;汪海燕;;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研究关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8 韩富春;宋建成;许春雨;;关于多元化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9 苗英豪;韩艳;;利用文献阅读与讨论提高研究生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陈勤;;我国高校教学评估二十四年历程背景下我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敏;昆明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郭占元;构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王世华 朱棣 束立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吴戈邋晓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福建日报;2007年
5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丁晓昌;重视内涵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许宪章;高校扩招 谨防教学质量滑坡[N];安徽日报;2001年
7 ;兰州理工大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N];甘肃日报;2006年
8 霍晓丽;大学生提前求职影响学业 全社会应予以关注和重视[N];河北日报;2007年
9 杨熙明 徐勇;改革篇[N];湖南日报;2006年
10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杨振宁邋梁红卫 吴素芹 胡安民;山东中医药大学加强监控体系建设 确保教学质量[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林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有效教学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田光;教学私有信息化解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曾志嵘;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其对教学质量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7 何彬生;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勤风;高校双语教学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萌;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内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陈迎;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何昌昊;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田彩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志华;公约式评教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石云;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网络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何李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理论模式与实践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邓婧;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潘玮丽;高等学校引入ISO9000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36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3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