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本文选题:地方高校 + 人才供给 ; 参考:《江苏高教》2012年02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和重点工作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高等教育正在进入"质量中心"时代。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生源与就业等严重问题,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所受到的冲击更大,问题更加突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文章认为,地方高校一要找到人才供给的最佳结合点,二要在高等教育系统准确定位,三要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urgent task and key work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shifted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is entering the era of "quality center". At present, th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the source of students and employment, have a ver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the impact 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ven greater, and the problems are more prominent.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rticle thinks,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ind the best combination point of talent supply, second, the accurate orientat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third, explore the individualized talent training plan.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校办;
【分类号】:G6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郭庆军;赛云秀;;企业管理中的非线性授权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4 张立新;刘占贵;曲福华;;大学理念:新建院校特色形成的逻辑起点——德国古典大学与美国早期大学的启示[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任初明;;跨越院系与学科障碍,促进科研项目合作——基于H大学C项目的案例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7期
6 崔清源;;认识论视野下的大学组织特征——关于美国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一书的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龙云;;高校内部组织模式风险探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8 胡爱民;;试论大学组织文化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2期
9 卢双坡;;我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2008年03期
10 戴林富;;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惑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容霞;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变革(1980-2010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曦;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邹海;高校职员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凤丽;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学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国美;人本视阈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赵凯;基于地方工科院校的高校贷款财务风险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6 郑成琳;剑桥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真;牛津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昌龙;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永林;山西省高职科研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杨忍;现代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婧;;以态势分析法寻求地方高校合理定位[J];文学教育(中);2011年01期
2 秦磊;杜静;;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定位[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3 金灵秋;;地方高校艺术学院课程设置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4 张宇;;试论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战略[J];内江科技;2009年02期
5 裴春秀;佘国华;;地方高校的重新定位:立足于为建设新农村服务[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李瑞贵;韦巧燕;;试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贾小鹏;;地方高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定位[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10期
8 孙凯;宁凯;;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的定位与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张焰;;地方高校学报角色定位的五条途径[J];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学成;;坚持科学发展观 搞好地方高校办学定位[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谦;;透过“红杏”,你看到了什么?——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定位与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朱仲英;;科技期刊的定位与品牌[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钱宝和;陈兵;张国明;;鼓室成形术中面神经定位和保护[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沈芸;;科技期刊的读者定位[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科技期刊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5 姚延芹;张智敏;;新农村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定位——基于武汉周边农村人口的个案调查[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金;胡文广;栾宽;郭卓维;;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徐秀林;严红剑;;开办“医疗器械检测技术”专业的意义和培养目标[A];第六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卫平;沈振康;;匹配技术及其在辅助导航中的应用[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沈芸;;科技期刊的读者定位[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10 张跃;张冀平;;大型散货码头全自动采制样系统电气控制故障快速排除[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小昭;湖北地方高校负债超百亿 卖地或成还债主要途径[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董城;地方高校应明确定位务实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3 北京联合大学 张奕 庞明;地方高校怎样国际化[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霞 陈云芬;潜心创新 厚积薄发[N];云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应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N];光明日报;2010年
6 刘冬芹;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科学发展研讨会江苏召开[N];美术报;2010年
7 陈卫平;地方高校应有所作为[N];文汇报;2004年
8 江西理工大学 叶仁荪;办好人民满意的地方高校[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欣瑶;甘肃省新获准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N];甘肃日报;2009年
10 浙江师大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刘尧;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序斌;地方高校新区建设债务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夏玉凤;pf40基因产物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信;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慧颖;紫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程燕;地方本科院校定位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范成祥;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临阳;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7 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王艳;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刘洪;地方高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汪念明;高职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3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6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