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数学教师知识的状况及来源分析
本文选题:小学教育 + 培养模式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241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数学教师知识状况。结果发现,小学教育师范生的数学知识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提高的趋势;综合培养的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在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上的表现要好于分科培养的小学教育的师范生;教育见习与实习、数学教法课和家教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数学教师知识的重要来源。
[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knowledge of 241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hema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s knowledge of normal students in primary education has a tendency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and the teaching probation and practice,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 course and the family education are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the mathematics teachers' knowledge for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joring in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TS10751)
【分类号】:G65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姚云;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比较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2 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成文;国际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最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周志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王美红,徐玖平;体育院校教育实践课改革的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朱玉票;刘宾;;新课程视野里的教育实习:理念与模式的嬗新[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姚云;教育类课程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设置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6 王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生长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7 王存宽;教育实习改革思考[J];化学教育;2001年Z1期
8 邹斌;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9 吴卫东,彭文波,郑丹丹,陈近;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朱洪祥;试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向红;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向混合型发展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赖志群;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兴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内容设置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庆全;高师数学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改琴;中学教师探究式教学观念及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成军;教研组活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郑仲义;学生对归纳和数学归纳法基础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林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赖晓云;职前教师网络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吕松军;高师院校数学系学生数学观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柳海民,孙士杰;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刘洁;试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5 那茂菊;中外教育实习改革的趋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利民;;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S1期
2 黄泳;肖炜;肖慧玲;卢阳佳;;中西医结合临床“1+4”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探索[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3 张新冀;程建华;刘彩茹;;90后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12期
4 苏建福;于宝X;;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22期
5 石洁;;论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6期
6 李甍;杨德庆;王天文;;高校柔性化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7 孙朝云;霸桂芳;;基于微格教学的教师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莉;柴宝芬;;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9 宋翌铎;张颖;;经验学习理论及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10 曾婷婷;;探析大学生创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广东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相哲;李松淑;;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2 王显利;张士成;孟宪强;刘茉;;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咏梅;陈少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真;魏雯;林菲菲;;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构建及培养模式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耿青松;;小学教师数学文化观的调查与培养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川;崔碧海;;土木工程“工程建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立山;姚丽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9 贺庆棠;李勇;张敬;;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孙建华;;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姝 李林岩;长大首开“订单式”培养模式[N];吉林日报;2004年
2 ;济南动漫学院首推“订单实训”培养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通讯员 李万成 张家盛;推行“合格+特长”培养模式[N];湖北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娟;创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破解就业难题[N];开封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高原;培养模式灵活 就业升学路路畅通[N];济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茧 通讯员 丁维先 余志华;湖南师大推出“立交自主”培养模式[N];湖南日报;2003年
7 刘君;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马燕婷 董萱;结合实际创新工程师培养模式[N];广东科技报;2010年
9 记者 高建进;闽江海峡学院3+1培养模式受欢迎[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杜艾;“3+2”培养模式让大连交大毕业生供不应求[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林启者;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杜刚;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文曦;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李四海;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张心雨;体育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培养体系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7 韩莹;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分析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高远;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欢春;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琴涛;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5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6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