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化教学探索——以“形势与政策”教育为例
本文选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 教学模块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在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实现课堂讲授、专题报告、社会实践、视听教学、第二课堂等五大教学模块的有机结合,通过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师生互动、多种媒体合理应用等途径和方法,使教学模式趋于优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Abstract]:It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urse orientation and teaching guiding ideology, we must select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ive teaching modules, such as classroom teaching, special report, social practice, audio-visual teaching, 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Case teach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edia make the teaching mode more optimized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maximum extent.
【作者单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贵芹;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03期
2 陈潮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杰康;;论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性[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沙红;互联网络与青少年[J];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段尧卿,王邦雄;高等学校科研量化管理的优先级评价方法[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国芳;;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目标取向[J];教育探索;2010年12期
2 洪娟;;高校思政课“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瑞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J];集宁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4 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年06期
6 李宝琴;;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坚持以人为本[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年09期
7 李秀芝;;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8 白显良;卢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学研究;2006年03期
9 宋一;宋恒源;;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性实效[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3期
10 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体式教学[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立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6 郑声文;陈为旭;;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7 伍学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8 冯秀芹;;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9 刘小菊;;在大学生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分析及对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诚;江苏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我省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N];山西日报;2008年
3 西北工业大学 商存慧 樊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N];人民日报;2011年
4 多卫 罗鸿 晶晶;联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N];淮南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王炳华 李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新资源、新途径、新载体[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婉婉;枯燥面孔“活”起来[N];安徽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波;教教健身操 也能挣学分[N];成都日报;2008年
8 广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韦日平;“八○后教师、九○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晖;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10 徐永军 张慧 记者 石晶岩;创办“红色驿站”[N];吉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华;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原因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应兆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丽丽;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余延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巍;访谈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6 张维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牟兴;大学生主体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8 周晓晓;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刘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9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7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