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评估应回归学生的主体价值
本文选题:专业评估 + 学生主体 ; 参考:《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专业评估的通常做法是以专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判断为起点,在标准选择上更倾向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标准。本文认为,专业评估应该以结果指标,即毕业生质量为评估的逻辑起点,并在评估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成长价值,评估标准的选择应该从外在的显性数量化指标回归到内在的学生成就等隐性指标。
[Abstract]:The common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is to judge the rationa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objectiv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o choose the standards more inclined to educators and managers. This paper holds that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should take the result index, that is,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evaluation, and emphasize the main position and growth value of students in the evalu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should be selected from explicit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to implicit indicators such as internal student achievemen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基金】:云南省高职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学业标准的高职院校学习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ZD20131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JZD047)子课题《高职教育专业认证及评估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柯佑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毛国红;;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于永华;;论教法、学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4 赵德平;陈仲堂;缪淑贤;;浅谈大学特色发展的几点想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8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白娴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7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9 刘震;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政;;结合专业评估,加强新专业建设[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30期
2 崔政;;结合专业评估,加强新专业建设[J];科技资讯;2007年29期
3 张福胜;戴传波;金朝辉;;专业评估工作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李青霞;;高校专业评估的国际化功能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06期
5 黄泽龙;;建立本科专业评估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4期
6 潘丽红;陈玉华;;基于名牌专业评估体系的学科建设研究[J];创新;2009年02期
7 曲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5期
8 罗晓敏;周敬业;;浅议高校专业评估机制的优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4期
9 付晨光;裘哲勇;沈珑斌;;基于课程间影响分析的高校新专业评估[J];科技资讯;2011年18期
10 陈寿根;;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俞林;周桂瑾;;基于专业评估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业评估课题组;沈颂华;;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评估[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晋浩天;辽宁如何创新高校专业评估[N];光明日报;2014年
2 张锐 东大;东北师大启动本科专业评估专家实地考评工作[N];吉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颜秋雨 通讯员 倪丹 郑湘宁;医药职专就业:畅通“出口” 订制“入口”[N];健康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玲;普通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焓;专业评估模型构建与系统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雪;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陈一文;基于“外适质量观”的应用性本科专业评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俞佳君;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组织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汪文琪;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背景下的专业评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燕;我国地质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7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87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