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文凭何以成为社会流动障碍
本文选题:大学文凭 + 社会流动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10期
【摘要】:大学文凭是个人社会地位变迁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决定因素之一。现有社会转型时期个人教育投资的期望和回报均存在巨大的差异,教育不足与过度教育现象并存,知识失业与关系就业并存,大学文凭逐渐成为社会优势阶层进行职业隔离的手段,阻碍了有序的社会流动。为此,需要促进教育的公正性和社会就业的包容性,从而促进良性的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分配的和谐,降低社会冲突和矛盾。
[Abstract]:College diploma is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social status change and soci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expectation and return of individual education investment, the phenomenon of insufficient education and over-education, and the coexistence of knowledge unemployment and relational employment. College diploma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eans of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for the superior class of society, which hinders the orderly social mobi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 and the inclusiveness of social employment, so as to promote benign social mobility, benefit the harmonious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mong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and reduce social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中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SH025)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规划课题“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的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JS-XKT1203) 江苏省教育规划项目“中国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有序竞争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a/2013/01/02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2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1期
3 王甫勤;时怡雯;;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2014年01期
4 武向荣;;西方过度教育的理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徐水晶;;中国高考制度隐形社会排斥透视[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9期
6 布里吉德·麦克梅纳明;大学文凭:并非明智的投资[J];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婕;冯新伟;吕巧灵;;地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2 屈桂春;戚少琴;;学习型社会中的为师之道[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吴晓义;;终身学习视野下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沟通及衔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4 吴晓林;;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整合的变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子彦;张君生;;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与其就业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6 苗荟;;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J];成才之路;2011年02期
7 王明霞;;试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杨文涛;;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力概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王明霞;;试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聂然;李盛聪;;成人远程学习的特点与课程设计[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周玉;;性别差异:地位获得中的非制度机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沈奕斐;;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理论[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周玉;;性别、社会网络资源与地位获得——以干部群体为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锦玲;关系网络、银行信贷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鹏;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变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孙明;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宪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晓峰;我国乡镇干部行为的情境与过程[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同;基于专业发展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正华;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丛明亮;Y学院的非学历培训实施及推广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郑婉平;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松波;我国中小学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邢超伟;美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常青;基于产业视角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中堂;河南的匪祸与乡村社会1912-1932[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蓉;学生与教师对比视角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仁全;湖南西部高校成人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韩秀华;陈雪松;;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3 李春玲;;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4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罗立祝;;社会阶层对保送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6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7 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8 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9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岳昌君,周俊波;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斌;;请给大学文凭留点尊严[J];教育与职业;2006年04期
2 梁微;;大学文凭贬值“贬”掉了什么[J];教育与职业;2010年07期
3 ;80后九大尴尬:大学文凭算哪根葱[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6年04期
4 沙牧;;大学文凭只是一张收款凭据[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02期
5 ;英国今年大学毕业生三分之二找不到适当工作[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6期
6 白雪;;黑人的大学文凭较“值钱”[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10期
7 刘刚;;美社区大学文凭附加保证书“推销”毕业生[J];世界教育信息;1996年03期
8 钱安进;我国最早的大学文凭[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4期
9 杜鹃;;大学文凭究竟价值几何[J];教师博览;2007年05期
10 博雅;;假如大学文凭可以退货[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8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鹃;大学文凭“含金量”:女生穷生更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陈胜伟;浙江62名农村合作社社长拿到大学文凭[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李 茂;英国的大学毕业生多了吗[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徐杰;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N];中国档案报;2006年
5 徐柳 译;英国大学生也成“大白菜”[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特约通讯员孙林娜;天津市101名劳模获大学文凭[N];中国职工科技报;2011年
7 记者 陈新利;大学文凭发放权将适当下放[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记者 黄璐聪;我省盲人今后可在“家门口”获得大学文凭[N];福州日报;2013年
9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俄罗斯反思高校教育[N];光明日报;2012年
10 ;沈阳:不少人怀揣大学文凭到技校“回炉”[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本文编号:1987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8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