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德育衔接 + 述评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2期
【摘要】:近年来,德育衔接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研究在内涵认识、衔接方式、教育对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应从深化研究水平、改善研究格局和拓展实证性研究的应用等方面着手,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vergence of mo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aspects of connotation understanding, cohesive mod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etc.,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start from deepening the research level, improving the research pattern and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so a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8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静;张润枝;;论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2 周双娥;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问题之我见[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曾山金,曾钊新;将德育进行到底——小、中、大学德育衔接管见[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刘继生;试论大中学校德育的衔接[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王鲁宁;;关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哲学探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6 周双娥;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必须从实际出发[J];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邱国勇;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思考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张慧雨;孙昱;;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2期
9 李意如;汪宝熙;汪兆悌;;大、中学德育的衔接问题[J];青年研究;1982年03期
10 祖嘉合;代玉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桂韩;;论高校人格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裴跃进;;学校教育基本存在形态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汪俊武;以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J];成人教育;2005年08期
4 王勇;张游;;关于创新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王勇;张游;;关于创新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徐德斌;张聪;;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俞晓群;陈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0年11期
8 宋丽萍;;培育公共精神:推进德育有效衔接的着力点[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9 严仲连;;主体性是个性存在的核心——个性内涵的反思与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田爱民;郭瑞;;学生家长对高校就读子女关注状况调查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盛倩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章羽;非理性在个体道德养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3 林辉春;交往视域中的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郑敬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莉;“概论”课与中学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赛芬;爱默生个性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丽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史凌云;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马新春;学校体育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雅静;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8 赖韶幸;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小红;“主体教育实验研究”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徐怀成;古诗教育与人格陶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玲;先成人 再成才[J];中国人才;2004年04期
2 周双娥;谈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客观必然性[J];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3 覃宪儒;罗诚;;从系统论观点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高教论坛;2006年01期
4 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0期
5 胡顺;德育纵向衔接与横向联系的几点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刘继生;试论大中学校德育的衔接[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王鲁宁;;关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哲学探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周双娥;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必须从实际出发[J];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9 门里牟;钢布和;;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标准及内容构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周双娥;中学德育必须要有前瞻性——兼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可先;贯通文史 阐发精微——《冰茧庵丛稿》述评[J];天府新论;1988年04期
2 岁丰;2000年的信息技术: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9期
3 陈云卿;采用科研机构成果战略:先进经验的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0期
4 陈云卿;熟悉商标对消费者接受广告的作用: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0期
5 卢洁莹;孔子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马存芳;;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述评[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7 刘晓;;《太平经》的词汇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年01期
8 侯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述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黎永祥;姚丹丹;;新型化学电源——燃料电池[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艳华;;20世纪秦汉之际纵横家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治良;郭力平;;加工分离说的发展述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何安明;惠秋平;;智力理论发展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毛洪波;;汉语连读变调解释性研究述评[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赵岚;;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研究述评[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5 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摘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田葆栓;;我国长大货物车的最新进展与关键技术问题[A];特种货车论文集[C];2005年
7 赵婷;周毅刚;;国内城中村研究十年述评[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王成城;刘洪;刘善堂;;同一性与组织有效性研究述评[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永玉;;维尔伯及其超个人心理学述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王启才;;考古问今论《大成》[A];杨继洲《针灸大成》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春光;理论的新发展 实践的新篇章[N];解放军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赵永新 丁伟;绿化为何赶不上沙化[N];人民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比学 徐运平;权益绝不容侵犯[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寻找人类和解途径(述评)[N];人民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李丽辉;拉困难企业一把[N];人民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卢新宁;为了人民的利益[N];人民日报;2003年
7 中行衢州分行 徐龙华;巴塞尔联合论坛监管文件概要述评[N];上海金融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傅莲英;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缝隙[N];国际商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于春光;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N];解放军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青和;依法净化投资环境[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程舒伟;旧中国国会兴衰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书才;明清文选学述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凌天松;明编词总集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熊琼;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东道国外资政策调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祥华;企业并购机制与政策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8 王曙光;国际投资自由化法律待遇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杨运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雅静;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2 于慧;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我国学校德育衔接问题[D];河南大学;2012年
3 李昌良;《新华副刊》之《工人习作专页》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清;我国普通高校与普通中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叶雷;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薇;后现代法学述评[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陈文静;二十世纪中国影戏研究百年述评[D];四川大学;2006年
8 蒋书同;五四时期湖南报刊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常小军;赛典赤研究述评(1900-2007)[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陈莹;口语教材述评[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017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1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