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表现特点、成因与正确引导

发布时间:2018-06-15 04:19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 + 大学生 ; 参考:《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呈现自主性、功利性和保守性等特点,其形成与现实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是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教育及自我素质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要增强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理性自觉,强化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择业的智力支持,完善社会相关制度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Abstract]: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hoice is characterized by autonomy, utilitarianism and conservatism,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l social life and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social environment, school and family education, self-quality and so on. In view of thi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et up a correct view of choosing a job, strengthen the intellectual support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hoose a job, and perfect the social related system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etc.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set up a correct orientation of career value.
【作者单位】: 辽宁警察学院高教研究室与学报编辑部;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13JDSZ2063) 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2014lslktzimks-15)
【分类号】:G647.3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瑶;中国老龄人口管理职能及其优化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4年

2 姜春秋;邓小平分配思想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3 施勤;保障性住房准入与退出困境及改进对策[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4 姜飞;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存在的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5 谷浩;和谐社会视域下“失独”群体的生活与权利保障[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宸维;法治背景下城管人性化执法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7 肖璐;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8 孙剑锋;论网络舆论监督与刑事司法公正之冲突和协调[D];华侨大学;2013年

9 崔雪君;康有为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10 林君;当代中国媒介女性报道的伦理问题及反思[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安俊学,董凤丽,牛巨龙,董薇;农科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性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6期

2 赵旺贤;;高校就业指导授课内容和方式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瑞;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傅北水;女大学生择业的优劣势之分析[J];职业;2002年04期

3 蔡飞;;浅谈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适应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2004年S1期

4 李永平;谈大学生择业与应聘[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6期

5 罗玺;论女大学生择业[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王娜;;重视辅导员在新时期大学生择业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7 吕珏;如何使毕业课题成为大学生择业和融入工作的良好切入点[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陈淑杰;;大学生择业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0期

9 牛光民;只洁;;探究大学生择业中的推销策略[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牛光民;孟建民;;大学生择业中的推销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红;郭晓霞;;知识经济时代的无边界职业生涯对大学生择业的启示[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周成军;王文英;张卿华;;大学生择业因素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付桂芳;廖秋兰;陈柳月;叶晓青;;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景;吴继霞;;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康廷虎;王沛;;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海艳;;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择业与聘用的影响[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8 涂平荣;;马克思择业理论与当代大学生择业伦理“危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杉杉;郑日昌;;高校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丛建伟;;CPT应激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择业心理应激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咏;湖北:90后大学生择业为何“不慌不忙”[N];中国信息报;2014年

2 记者 李茜;亚太大学生择业最重高收入[N];上海金融报;2014年

3 仁事;解析大学生择业5大困惑[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记者 肖昌琦;大学生择业一“喜”一“忧”[N];徐州日报;2007年

5 若鱼;大学生择业为何“自降身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6 特约记者 秦金俐;社区岗位成大学生择业新宠[N];阿克苏日报;2008年

7 记者 肖琼邋见习记者 王再雄;大学生择业趋向现实[N];黄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效胜 通讯员 魏保勇 沈阳;大学生择业首选工作稳定[N];中国信息报;2009年

9 万应慧;大学生择业不是“单选题”[N];辽宁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曹秀娟 实习生 王婷婷 崔轶男;省城大学生择业:稳定舒适低薪也行[N];山西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森安;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其社会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卢静;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念的矛盾冲撞与调适[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商锦发;大学生择业求职道德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刘家特;大学生择业心理探析[D];渤海大学;2012年

6 谢浏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现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7 姜乐;大学生择业耐挫力的缺失与重构[D];渤海大学;2014年

8 杨苗苗;经济危机下长春市大学生择业动机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吴萍华;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大学生择业途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黄馨影;家庭环境、工作价值观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0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20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