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8-06-15 23:47

  本文选题: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通过新见历史档案、报刊文献,清理和还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子体演化的历史脉络,重新反思和认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37年9月10日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其子体,即国立西北五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从1937年临大成立至1946年各自回迁复校,具有分而有合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研究客体。其母体与子体在大西北历时九年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形成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完整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拥有505名教授和1 489名员工的师资队伍,毕业学生9 257人,五校均开始招收研究生,奠定了中国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储备了人力资本。
[Abstract]:Through the new historical archive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is paper clears and restor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other body and the children of the National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and reconsiders and recognizes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ther body and its children of the National Xi'an temporary University-National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which was established on September 10, 1937, is the National Northwest five School-National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llege, the National Northwest Agricultural College, the National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the National Nor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 National Nor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National Northwest normal College, the National Northwest Medical College, which was founded in 1937 and reinstated in 1946,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and is a complete research object. After nine years of hard running in the Great Northwest, its mother and daughter have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science, technology, agriculture, medicine and education, with a faculty of 505 professors and 1,489 employees, and 9,257 graduates. The five schools began to enroll graduate students,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and reserve human capi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in the 21st century.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XW004)
【分类号】:G64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师渠;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张雪蓉;1920年代东南大学的董事会制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张彬,唐晓明;李建勋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胡艳;封闭或开放——记20世纪20、30年代对教师培养模式的争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刘毅玮;;清末师范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产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田正;教会大学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张银玲;中国西南地区近代地学期刊发展史略[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8 李汉章,申云霞;《西北农业大学学报》的沿革与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9 王红岩;新中国对教会大学接收与改造述评[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培富;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D];山西大学;2006年

2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玉荣;中国共产党由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变[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2 李红;清末师范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锋;高等师范教育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琪;我国高校实行学院制改革现状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君;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徐魁鸿;我国师范大学教师培养模式群的建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坤;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评述(1931-1936)[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欣改;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女子师范教育述评[D];河北大学;2005年

9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志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24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24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