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术:教学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基本选择
本文选题:教学型大学 + 教学学术 ; 参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大学教师的发展是大学发展的基础,不同类型大学的教师发展目标有所不同。教学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基本选择是"教学学术"的发展,这是由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性及"全能型"大学教师发展的不可能性决定的。为实现"教学学术"的发展,需要纠正认识上的"教学不是学术"的错误观念、政策导向上的"唯科研论英雄"论和大学教师培训上的"以科研素质提升为中心"的不当做法。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The basic choice of teaching-oriented university teacher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cademic",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university, the divers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all-around" university teacher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 the wrong idea of "teaching is not academic", the "hero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nly" in policy guidance and the improper practice of "focus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in the training of university teachers.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项目“区域教学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D11CJY10)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学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2YJA8801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姆斯·费尔韦瑟;李康;;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知名度、学术研究及大学教学的相互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2 李宝斌;许晓东;;高校教师评价中教学科研失衡的实证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陈伟;易芬云;;从遮蔽到去蔽: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分析[J];高教探索;2010年04期
4 顾建民,董小燕;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1期
6 林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7 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2003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2期
8 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高德胜;国外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研究述评[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11期
10 明轩;《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概要[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刘秀华;;研究型教学改革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郭翠菊;;高等教育中教学研究的常态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马健生,张艳敏;论美国教育改革的市场机制及其公平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4 胡钦晓;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5 康瑜;试论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熊华军;丁艳;;当前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顾明远;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及教育观念的转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谷贤林;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余桂红,贾永堂;对我国确立世界一流大学理念的审视——赫钦斯教育思想的历史再认[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蒋华;;博耶学术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周本宽;;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晓洁;韩润萍;马浩;;从开放性实验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姚利民;;教学学术及其价值[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谢亚兰;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晨;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价体系(NAEP)的运行机制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蔡丹;湖北省高等教育统筹的目标设计与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邵春艳;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认知学徒制视野[D];江南大学;2011年
4 吴继军;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功能与发展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馨芳;大学教师专业化简论[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荣丽;我国大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陈星;部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周婷;20世纪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志兴;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雪萍,刘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策略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2 耿冰冰;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内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孙亚锋;;学生参与大学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张俊超;吴洪富;;变革大学组织制度,改善教学与科研关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张楚廷;再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7 陈玉琨;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许茂祖;;试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中国大学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4期
9 刘莉莉;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再审视[J];高教探索;2000年02期
10 綦珊珊,姚利民;教学学术内涵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元卿;莫把教学当“副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谢友柏;教学岂能是“副业”[N];人民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丹东;;“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及征文[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2 刘红秋;;马里兰大学“以生为本,促进教师发展”办学理念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项聪;;基于教学学术的高校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8期
4 李家新;何伟军;;美国住宿制文理学院与中国教学型大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9期
5 卢菲菲;;教学学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点[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6 张尚莲;史耕山;;论高校英语教师的两种发展模式[J];英语教师;2011年02期
7 钱晔;;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及实现路径探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何天明;;新疆高校转型的定位、特色及对策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8期
9 翁朱华;;澳大利亚TAFE教师发展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8期
10 夏纪梅;陈先奎;;外语教师培训中问题意识的唤醒与研究课题的导向——理论与实践[J];英语教师;201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文健;高校应建立教师发展机构[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高校教师发展[N];广西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宋晓梦;关注教师发展 改进教师培训[N];光明日报;2000年
4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王海威邋刘元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大学教师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5 ;改革则活 创新则强[N];厦门日报;2008年
6 常务副校长 黎冬;发展铸就经典 特色成就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通讯员 戴勇 记者 刘們;为了祖国的花朵[N];上海科技报;2009年
8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陈桂香;用关心理论指导高校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北京教育学院 季苹;研究学生的校长才能成为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王长纯 宁虹;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光彦;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畅;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盛子同;高校教师和学校取得双赢发展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綦珊珊;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D];湖南大学;2005年
4 王丹凤;教学学术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性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华;天水师范学院教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史芸;我国教学型大学合理定位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春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刘健华;中美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2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