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南宋书院与祠官关系的文化考察

发布时间:2018-07-03 19:10

  本文选题:南宋 + 书院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南宋祠官寄居书院讲学或兼任书院山长,是宋代士大夫文化值得关注的现象。祠官寄居书院讲学兼任书院山长,透露出书院私学精神与官学制度的结合与矛盾,也反映了南宋士大夫在政治之外对经世之志和生命意义的另一种实践与诠释。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e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temple official sojourn academy also served as the director of the academy, which revealed the combination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pirit of private study and the system of official study, and also reflected another kind of practi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spiration and life significance of th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outside of politics.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649.2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琳达·沃尔特;邓洪波;;南宋书院的地理分布[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2 汪圣铎;关于宋代祠禄制度的几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1998年04期

3 冯千山;宋代祠禄与宫观(上)[J];宗教学研究;1995年03期

4 冯千山;宋代的祠禄与宫观(下)[J];宗教学研究;1995年04期

5 白文固;宋代祠禄制度再探[J];中州学刊;198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周兴涛;;宋代武学的教学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李志鸿;;试述朱熹的荒政思想和荒政实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田智忠;;即气论仁——朱子仁学思想的精神特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智忠;;朱子“中和之悟”的工夫论解读[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素萍;;古代书院对海南社会的影响[J];新东方;2009年Z1期

2 王升国;书院制度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几点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徐永文;;试论清代书院腐败的历史必然性[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4 欧阳霞;我国书院制度特征及其对现代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5 ;《中国书院史》出版[J];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6 韦娜;;论古代书院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2期

7 王瑜卿;袁敏英;;中国古代教育的办学类型及现代启示——以书院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蒋紫云;邓洪波;;2009年书院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宋乔李;;浅析书院教育制度的现代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5期

10 李翠芳;朱迎玲;;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及原因追溯[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孙立极 傅旭;澳门回归祖国,才有澳门大学的发展[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苏力;横琴新区项目建设持续“升温”[N];珠海特区报;2010年

3 记者 马璇;大师级院士教授为本科生授课[N];深圳特区报;2010年

4 宋励;澳大新校区距离新澳大多远?[N];珠海特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贾宇;走在复兴路上的中国书院[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晶;南宋书院教学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伟;朱熹与南宋闽北书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闯;宋代书院的社会教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武彦,

本文编号:2094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94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6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