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和辅导员职业信念塑造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is a subject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and the shaping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beliefs, we should clarify the value and aim of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by counselors. Innovative counselo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role inter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plan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counselors' service to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promoting counselors' own professional ideal and sublimating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0JDSZ3087)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胜;崔忠洲;徐刚;赵建玲;;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及其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聂慧敏;汪清;;借鉴孟子仁政思想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晶;解立;;论犯罪的认识与评价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杨青,许富宏;略论两晋之际的社会变迁及其成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吴树新;;和谐社会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郝楠;;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余靖;;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社会交往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彭振芳;林秀梅;;论农村贫困文化及其扬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邹桂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策略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王光甫;;农民工体制与农民工的现代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侯志阳;;一个文化社会学的新视角:管窥农村养老文化的困境与出路[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丁榕芳;;新时期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蓉蓉;;社会转型时期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研究——以泉州晋江官前社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何朝银;;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伦理重构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琛;三坊七巷文化品牌的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朝霞;三坊七巷文化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钟熹;劳动安全中介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连礼源;网络平台与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甜;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朱鲲鹏;大学生“跑庙”行为的社会学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杰;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t,
本文编号:2156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5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