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2 17:41
【摘要】:本文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人才的一种类型而非层次,其特征是有能力利用科学原理、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其培养是各类高校共同的任务;同时分析了目标定位、目标实现相关的七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and holds that applied talents are a type of talents, not a kind of level, 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ability to use scientific principle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creatively through social practice. It is the common task of all kin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goal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in seven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the reform.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教务处;
【基金】: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项目编号:ZC2010077
【分类号】:G6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庞思勤;;中美机械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11期

2 朱清时;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一流人才[J];求是;2001年23期

3 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4 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春红;;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3期

2 郭亮;李先保;何永勇;陈杰平;;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大超;;高校国际合作视角下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1年14期

4 方红;雷霖;谭建敏;;对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5 盛朝强;谢昭莉;柴毅;;培养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6 朱飞;刘进宝;李荣;;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7 何斌鸿;侯朝辉;唐课文;阎建辉;;地方院校化工类“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8 张莹;刘春媛;;关于应用型本科实施“卓越计划”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8期

9 周秋生;马俊海;冯守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9年06期

10 黄成群;;高职教育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俊海;周秋生;;适宜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叶晓凌;;地方性高校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分析——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3 饶叶俊;周林;陈洪;程晓斌;;医学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创新素质[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杨艺;关于在研究生复试中引入心理测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铭;地方院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覃凌云;欧美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及认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沈良;民办职业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毛诗焙;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三双”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张春浩;中日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封连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颖南;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徐理勤;;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俭;;高职院校发展定位思考[J];江苏高教;2008年02期

2 王连青;徐亿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目标定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4期

3 穆丽;宫春艳;;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24期

4 杨东勇;李澎林;;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与经济;2009年03期

5 武艳艳;董靖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13期

6 陈春;;民办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研究——以法学专业为视角,兼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吕宏芬;宋亚兰;张迎春;;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12期

8 李建新;武成刚;;论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钟铧;;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分类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曾玲玉;;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J];内江科技;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本强;周利;蒋启平;;企业嵌入式多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吕勇;吕乃光;邓文怡;刘力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陈托;赵航芳;;利用水平阵声强条纹的目标定位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高航;尹军祖;乐新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加快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香平;;反思索引[A];2004年度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贺玲芳;;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7 潘英丽;;回归后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目标定位与发展对策[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沈昊宇;;与产业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近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寇智勇;张宏;王小鹃;;浅谈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改革[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龚志辉;;三线阵CCD影像目标定位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家居需求的五种层次[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胡怀邦 博士;银行监管的目标定位:理论分析与中国选择[N];金融时报;2003年

3 涂欣 刘娟华;车险条款费率改革的目标定位[N];中国保险报;2003年

4 ;创联万网:服务更深层次用户[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5 江苏省响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正方;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目标定位应相对前置[N];组织人事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明确定位奋发有为[N];闽南日报;2006年

7 南京日报记者  宋广玉;人文绿都最能体现南京特色的发展目标定位[N];南京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玉;市民热议“两个城市”建设[N];青岛日报;2006年

9 凡德元;长株潭两型社会怎么建?[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思远;着力打造一批百亿产业[N];衡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杰;基于地面基站的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2 张琳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目标的定位及达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亮;视频传感器网络中目标定位跟踪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刘雪霞;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复旦大学;2006年

5 严金海;声、毫米波复合寻的系统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颖;中国廉租住房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李严;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迎春;航空图像中机场停泊飞行器的识别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毛剑飞;机器人视觉标定及离线编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曾斌;分布式卫星SAR慢动目标检测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常胜;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须海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定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3 高长江;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目标定位系统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6年

4 王汝臻;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海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追踪技术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6 曹光植;适用于机器人视觉的算法开发和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燕;铁水罐号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定位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桂文娟;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目标定位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目标定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0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60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