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河南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研究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fund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1999-2010)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jects in the field and the projects of the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projects such a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projects in different supporting units and disciplines,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uperior disciplines in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Hen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
【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HASTIT)“中部崛起与中部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教社政(2008)36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基于中部崛起的地方高校发展战略问题研究”(FGB060297)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本刊记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人事编制工作新局面——河南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庆华,沈跃进;柔性化——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科研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5期
2 翟亚军;;学科分类及相关概念梳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立范,王曼;试论编辑学的理论学派[J];编辑之友;1996年05期
4 朱逊贤;;从“囚徒困境”走向“智猪博弈”——关于学术交流博弈策略的理性思考[J];沧桑;2011年02期
5 孙俊;潘玉君;姚辉;郭林生;和瑞芳;刘树芬;赵健霞;杨小燕;;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6 高岸起;论认识的受动性的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刘全根;中国地球科学家集团研究能力的评价和比较[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S1期
8 杨建邺;核内电子假说兴衰史[J];大学物理;1991年08期
9 顾兆康;创造教育与教学改革[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10 厍成荣,陈昌权;发展科学学派 促进学术梯队建设[J];地质科技管理;199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创造峰值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高峡;;学术交流基础:学术三要素[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滕福星;扈先勤;;学术交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峡;;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来自历史的启示[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组;胡家伦;林巍;姜福共;李培俊;葛朝晖;;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创新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6 曹振中;吴劲薇;金琦;章强;;关于学报学术质量评诂研讨的几点认识[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7 曹振中;;前言[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8 曹振中;;前言[A];学报编辑论丛(第四集)[C];1993年
9 曹振中;;如何当好主编之我见[A];学报编辑论丛(第四集)[C];1993年
10 曹振中;;迈步从头越,谱写新篇章——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第四届代表会议工作报告(1992-10-10,井冈山)[A];学报编辑论丛(第四集)[C];199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熊小刚;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庞杰;知识流动理论框架下的科学前沿与技术前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试析科技转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涛;科学家的社会责任[D];新疆大学;2011年
3 范红亚;科研工作者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长伟;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小甫;我国基因领域科学合作状况的计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郁冰;知识创新视野中的科技传播[D];厦门大学;2002年
7 冯坚;国际著名研究所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8 王兆全;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卢小驰;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家集团创新能力及其社会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10 张伟杰;高校学科带头人聘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期主要作者介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文鑫;陈学敏;;孕育基础科学人才的沃土,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摇篮——国家理科基地建设回顾与总结[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2期
3 卢长锋;张皙;;中国研究型大学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的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中国药科大学简介[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3期
5 王和平;;我校4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2006西安交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新进展[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6年12期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研究”结题会在我校召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何忠良;;加强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的对策和建议[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理学院刘曾荣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秦燕娟;;对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秉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工作[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林武萍;尹析明;;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童宣海;;我说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7 张婷婷;;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高校教务管理[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瑞亮;刘毅;;浅议高等学校招标档案的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景芝;柳治仁;;构建有效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保华 关慧;高校定位应遵循市场规则[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记者 罗静雯;我市两重点学科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重庆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宋黔云;贵州大学国际化程度获新突破[N];贵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卢彬彬;突出实践特色 破解发展难题 务求取得实效[N];广西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周晓东;建立完善高校“联席会议制度”[N];江淮时报;2010年
6 记者 仝静海;河北工大迈入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行列[N];河北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清;“乐山索玛”南京绽放[N];乐山日报;2009年
8 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曲夷;广州中医药大学研修见闻[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记者 李琼燕 通讯员 宋薇娜;我省三部门联合开展省级大学生骨干培养[N];陕西日报;2009年
10 闵丽男 曲明 宋从勇 晓凡 (本报记者 闵丽男 曲明 通讯员 宋从勇);就业优惠:能否圆大学生求职梦[N];中国税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欢;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地位[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耀;高校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谭斌;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论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积勇;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的设计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学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光(日韦);网络时代与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志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贤俊;新时期党的高校科学人才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60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6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