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低碳”理念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8-08-27 19:48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大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和实践"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低碳"理念培养意义重大。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应积极履行其在倡导"低碳"文化,建设"低碳"校园以及"低碳"生活等方面的社会义务。"低碳"生活不单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在借鉴外国低碳生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这种责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履行才能共同建立和谐校园。
[Abstract]: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new force to spread "low carbon" idea and practic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a high quality group,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fulfill their social obligations in advocating "low carbon" culture, building "low carbon" campus and "low carbon" life. " Low-carbon life is not only a fashion we pursue, but also a social obligation to fulfill.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foreign low-carbon life mod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is responsibility needs schools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erform together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campus.
【作者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管理分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539号)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世勇;;低碳经济时代的高校社会责任[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2 李光普;檀丽丽;;当代大学生应成为低碳文化的有力推动者[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王继军;;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娟;罗琴;李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失效问题的探析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施敏锋;陈松源;;社会公益服务在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中的价值解析及其路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李久东;李迎新;;低碳生活模式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引导实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0期

4 周建军;;低碳理念在纺织服装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年12期

5 王洁;;社会公益服务视阈下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及其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6 汤立群;;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6期

7 许定雄;;当前高校国防教育范式的弊端[J];学理论;2010年35期

8 吴莹;;从促进就业角度关注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孙莉;孙静;吴澍;;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肖文左;李美旭;杨振野;;加强校园低碳文化建设的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琪;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兴奎;张大均;;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2 谢伟华;;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田玉忠;尤强林;;政府在推进和发展低碳经济中的责任[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4 邬志辉;;论教育实践的品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赵大朋;;当代大学生应成为先进文化的有力推动者[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04期

6 陈冬林;;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两大基石[J];求索;2008年06期

7 罗顺元;;论低碳文化与文明前景[J];未来与发展;2010年05期

8 吴永波;;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分析及其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四平,刘韵清;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2 郭英香;张连珠;;浅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6年02期

3 严耕;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04期

4 曾建社,谷丽萍;浅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陆海;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5年32期

6 梅萍;林更茂;;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二重性[J];青年探索;1992年05期

7 陈立峰,王义仁;简论当代大学生的淬砺教育[J];济宁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8 刘明睿;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J];教书育人;2005年S5期

9 汪晓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企业导报;2010年01期

10 李训茂;;大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华;;医学院校学生“低碳”生活认知、行为状况调查与分析[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梦琦;孟璐;;大学生低碳意识和低碳消费教育的调查与建议[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汤永鸿;;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4 郭燕;;主旋律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和作用[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王冬岩;;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朱百里;;谈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策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7 王顺辉;邹洁;刘彦红;;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赵红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9 颜隆忠;;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影响的SWOT分析——基于某高校的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10 毕华;;当代大学生荣誉观现状及影响因素[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孙江丽 本报记者 潘剑凯;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奉献敢于担当[N];光明日报;2010年

2 记者 赵达;将低碳经济纳入“两型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尤佳;调查显示:七成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较强[N];发展导报;2009年

4 驻京记者 王乐;“低碳能源大学联盟”在京成立[N];文汇报;2009年

5 华中农业大学 张越 王平祥;探索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马爱平;低碳时代:大学生能做什么?[N];科技日报;2010年

7 葛金华 月航;共建低碳经济与技术研究院[N];常州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宋书通 记者 四建磊;顶岗支教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N];河北日报;2010年

9 牛瑾;当大学里有了“低碳经济”专业[N];经济日报;2010年

10 牛瑾;当大学里有了“低碳经济”专业[N];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5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红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动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项赠;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李启华;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D];云南大学;2010年

4 张静;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静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伏芬;生命德育:当代大学生主体体验的超越[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训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根源及培育途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管厚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安徽大学;2010年

9 穆圣华;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姜柳;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8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08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