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办高校中宗教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研究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main channel and pos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Marxist world outlook and master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rom the late 1980s to the early 1990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ly-run school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of these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ly-run universities has hidden many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Religion has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change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how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ssue. Now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the future, must conform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ideologically. Marxism is the fundamental guiding ideology for our party and nation, and it provides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t is a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for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world. Only by adhering to Marxism can we see clearly the essence and identify the direction in a complex society. To buil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e must first adhere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 Because Marxism is scientific. It is based on objective facts and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Only when we arm the whole Party and educate the whole people with developing Marxism can we truly bring into play the powerful ideological force of Marx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n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ly-run schools.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之亮;黄桂荣;长江;;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01期
2 ;湖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J];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11期
3 ;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专门研究机构在厦门大学成立[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4 王世斌;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8年04期
5 尚保健;中外合作办学 发展教育事业[J];当代经济;1999年11期
6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意见的通知[J];吉林政报;1999年16期
7 王文斌;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周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教育部副部长:中外合作办学要加强[J];河北自学考试;2002年02期
10 杨辉;从需求市场看中外合作办学[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芳梅;;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刍议[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蒋峰;;浅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成人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态势[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姚书研;;《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王红;;高等教育国际化途径之一: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董勇艳;林南强;;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钟华;;锐意改革 勇于创新 努力开拓中外合作办学新局面[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7 郑爱翔;崔平;;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丁世婷;乐莉;李小薇;;云南高校东盟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与时俱进,推动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10 ;眼科教学专题[A];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仇方迎;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N];科技日报;2003年
2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连诗轩;师专中外合作办学获省批准[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张漾滨;科学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现实思考[N];湖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龚哲明;中外合作办学不能成卖文凭[N];宁波日报;2011年
5 记者 焦新;教育部将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获得的境外文凭实行认证注册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王颖;我省新增一中外合作办学本科[N];浙江日报;2011年
7 王彦;“洋野鸡”纷纷涌入 中外合作办学“走板”[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李艳梅/王佳;中外合作办学受瞩目[N];科技日报;2003年
9 海星;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N];联合时报;2001年
10 陆静 斐 通讯员 王辛;上海规范中外合作办学[N];文汇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国平;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吕杰昕;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学生权益保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为禄;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于健;利奥·拜克论犹太教的本质[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兴;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彦;中世纪犹太教教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D];四川大学;2003年
9 陈培峰;迷信与宗教信仰的认知与脑机制探索[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林成姬;韩国巫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秦粹;中外合办高校中宗教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潘娜;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真真;山东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发展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万娟;山西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丽;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毛德权;中外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汪俊;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李璐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郭健威;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甄佩佩;河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10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1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