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再论高等院校分类框架

发布时间:2018-08-29 10:58
【摘要】:基于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属性和功能的新发展,可以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将高等院校分为学术类、专业类和职业类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大学和学院两个层次,即授学术性学位的研究型大学和文理学院,授专业性学位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学院,授职业性学位的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按上述分类框架调整国内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实施上述分类框架的关键在于公共资源分配法制化,建立有效的区域高等教育评估机制,打通学生升学、转学的壁垒,建立合理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eds, the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academic, professional and occupational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model and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each of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y are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arts and science,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specialized degrees, the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lleges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It is feasible to adjust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The key to implement the above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lies in the legalization of public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opening up of barriers for students to enter and transfer to school,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selection system for university presidents.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邹晓平;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与分类框架[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成;卞金辉;王世宇;董小萍;陈学惠;孟宪丽;聂万里;;“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陈坤华,欧阳造;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徐旭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定位研究[J];高教探索;2003年01期

4 蔡贤榜;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特点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4年02期

5 赵庆年;;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6 马廷奇;;试论大学发展规划及其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7 王保星;;大学教师的职业忠诚:市场化视角[J];江苏高教;2006年06期

8 阎凤桥;市场化环境对大学组织行为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朱依群;我国高教的市场特征与市场化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10 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京钗;;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意忠;论教授治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冰;中国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玉双;大众化背景下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继龙;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定位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张晶;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理论与方法基础[D];苏州大学;2006年

5 许昱;基于广义财务战略理论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刘玲;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梁亦菡;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重金;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谭斌;合并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发展定位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宗德;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霞;B类高等教育的模式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0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10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