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反思高校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8-09-01 10:15
【摘要】:高校德育课程的尴尬现状主要表现为:德育知识之界限模糊不清,德育实践之修养流于形式,德育信仰之超越渐行渐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没有从德育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即理性、信仰与德育的内在关系入手进行本真意义的德育。所以需要从理性与信仰关系即德育之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信仰源泉这一基础性的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德育在善知识意义上是理性的科学,在心性教化意义上体现为修养的实践,在道德根基与源泉意义上诉诸于神圣的信仰。
[Abstract]: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ly shows that the boundaries of moral education knowledge are blurred,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is a mere formality,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moral education belief is gradually far away. The reason for this situation lies in the failure to carry ou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true meaning from the special stipula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itself, namely, the reason,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belief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belief, that is, the theoretical reason of moral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reason and the source of belief. Moral education is a rational science in the sense of good knowledge, embodied in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on in the meaning of mental education, and appealed to the sacred belief in the sense of moral foundation and sour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490313)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瑞英;;走向理性信仰的意义世界——康德道德信仰观对我们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张荣;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辨正[J];哲学研究;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唐智瑶;;论康德“美的艺术”与艺术自律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9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陈运春;;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6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8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炳照;“四人帮”“批智育第一”是对德育智育的全面破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增发;;道德叙事论[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袁智慧;道德教育的学校角色及其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09期

3 袁智慧;道德教育的学校角色及其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01期

4 马兰花;;法律信仰的培养途径——普及美育[J];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06期

5 张鲁宁,韩钟文;敬畏生命与道德教育[J];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6 丁政;;关于道德教育改良的点滴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孙其华;;浅谈我国哈萨克族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张建桥;;美国教师教育之“品性”标准探微[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宋翠丽;;我国当代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展望[J];学周刊;2011年06期

10 武卉昕;;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宗教道德及其教育的复归[J];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年;;谈增强“信任、信心、信念、信仰”[A];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C];2001年

2 刘进田;;信念、信仰与虚灵的真实[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黄云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五大误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玉桂;;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5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党燕妮;;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十王信仰[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7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及其意义[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廖永德;;“三结合”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为流传的吕祖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信仰、知识与环境[N];光明日报;2005年

3 穆 青;信仰 追求 使命[N];中华新闻报;2004年

4 本报评论员;一种信仰 一座丰碑[N];陕西日报;2009年

5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副教授 徐罗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国民信仰的关键[N];广西日报;2010年

6 李朝全;重申信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李进祥;作家有信仰 文学有力量[N];文艺报;2010年

8 刘黄;泰华集团为员工搭建信仰平台[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本刊主编 李业顺;法律应该成为人们的信仰[N];国际商报;2010年

10 季振兴;西部计划:大学生在平凡中诠释责任与信仰[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赵昌汉;衰落与复苏: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冯芸;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恩世;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兰小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韩月秋;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军;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家普;论义利观的重建与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洪高;关怀学派道德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16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16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9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