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Abstract]: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and the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have the inherent unity. The political idea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provides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morality and is the necessary preparation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morality, which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ndition of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will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
【基金】: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csz1204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培合;;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自觉[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7期
2 富瑞征;丛日君;;“构建和谐社会”政治理念 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娜;;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静华;;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吴胜利;何菁;;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6期
3 谭泽晶;;论礼仪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夏文元;合肥市庐阳区掀起公民道德建设高潮[J];安徽教育;2002年10期
5 袁敬伟,张军;大学德育与公民道德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6 朱心琪;;和谐社会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5期
7 孙洋波;;新形势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8 於国波;;和谐社会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9 周学强;;略论加强和改进和谐社会构建时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鄢英;;大学生诚信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崇良;;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2 王海倩;;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校[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祝一锋;;创建和谐社会理工院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于莲洁;;公开 公正 公平——高招录取工作永恒的主题[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5 晁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征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管理模式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贾贵廷;;高等教育与社会和谐几个问题的思考[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8 孙晓霞;王世明;;高校安全保卫中的和谐刍议[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9 朱宏亮;王宏武;;创建和谐校园 培养高素质人才[A];“弘扬延安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文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赵存生;高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钟伟;纳入全程 调动全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封聪;“三德工程”带来的启示[N];固原日报;2008年
4 廖小兵邋胡建华 本报记者 孙琪 实习生 王文华;于无声处孕芳华[N];四川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真弼;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余海波 通讯员 郭清香;探究理论 关注现实[N];光明日报;2003年
7 尚洪波;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努力提高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N];长春日报;2007年
8 李静 实习生 杨金鹏;积极参与 注重教育[N];南宁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井波;泪水伴着美好回忆[N];新疆日报(汉);2011年
10 胡顺涛;这样的道德实践最受欢迎[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华;和谐视野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焕成;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春雨;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罗素;“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延光;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春喜;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熊海燕;和谐社会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探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院莉;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彦宏;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海莲;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2293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9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