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转向发展

发布时间:2018-10-25 20:04
【摘要】:在高等教育评估的核心要素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在评估理念、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了转向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转向发展的因果机制可以概括为评估制度创新、评估政策引导、评估文化发展、评估心态调整和评估行为规范五个方面。从整体上评价,高等教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被国人内化接受,但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需要经过不断的改革来加以完善。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the core ele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turned to development in the aspects of evaluation idea, subject, object, content, method and so on. The causality mechanism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China can be summarized as five aspects: the innova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the guidance of evaluation policy, the evalua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adjustment of evaluation mentality and the evaluation of behavior norms. On the whole, th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is being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to a large extent, but the shortcomings are inevitable, and need to be improved through continuous reform.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发展及价值取向研究”(2012B06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卉;唐巍华;刘琳;;高校自我评估与教学质量改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董常生;;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1期

3 余天佐;谢安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述评[J];评价与管理;2008年04期

4 艾光辉;;高等教育评估呼唤文化的引领——论高等教育评估文化的建构[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陈彬;;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未来发展的五大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2期

6 柳友荣;龚放;;理论不足与制度阙如:本科教学评估之症结[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军;;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郑红武;;关于加强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思考[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玄黎娜;;基于文化差异的大学排行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年03期

4 许春东;;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年02期

5 易朝红;曾云;;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内部动力[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赵红凌;;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双重维度:保证质量与特色质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玄黎娜;;从文化视角比较中美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差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8 玄黎娜;;基于文化差异的大学排行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06期

9 阮艺华;王璐;;两岸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比较[J];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10 王丹;廖恒;;我国高等学校本科评估的现状及展望[J];考试周刊;2010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周湘林;中国高校问责制度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分析及合理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郑芳芳;扩招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政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玄黎娜;中美大学排行文化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温晶;我国网络高等教育中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正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艳梅;我国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治理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郝美玲;质量文化视角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谷文波;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王莉;高校内部教学评估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陶莎;利益相关者视野中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耕;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2 潘爱珍;吴金环;;政府参与高等教育评估行为的国际比较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王琳璞;;从美国和香港的实践看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的特质[J];中国电子教育;2006年04期

4 张彦通;李茂国;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撬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支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董常生;;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1期

6 林江ng;钱道中;;上海普通高校本科新专业评估的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年03期

7 吴献金;;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1期

8 黎军;闫迎春;;由一元控制到二元对话——在高教评估及合同制下法国政府角色的变迁[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01期

9 康宏;;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回顾与展望[J];高教探索;2006年04期

10 陈玉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问题与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江波;曾冬梅;;美国、西欧与中国高等教育评估运作方式的比较研究[J];高教论坛;2006年06期

2 李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变革的文化支柱[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3 肖娟群;;德国CHE大学排名的价值取向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01期

4 肖娟群;;德国CHE大学排名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5 程海霞;;基于高等教育学习结果的评估[J];纺织教育;2010年06期

6 王爱冬;张淑欣;李桂萍;;国外高校外部评价实践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2期

7 叶怀凡;;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困境与超越[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8 张超;;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变革、现状及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9 余小波;王志芳;;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评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10 李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特点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天仁;;21世纪初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思考——价值取向质量判定和发展战略[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罗爽;;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教育价值取向[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张薇;;高校服务育人工作价值取向的再思考[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马廷奇;;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衡彩霞;;高教管理“以人为本”三论[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6 王玉潜;单玲玲;;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王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8 胡树森;;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9 高宏伟;;高校教师的素质支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赖英腾;;论高校和谐校园的内部伦理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登封市人民法院 郭丛生 刘隆斐;大学生当村官彰显可贵的价值取向[N];河南科技报;2006年

2 刘勇、敖四江;我省首次公布高校就业评估结果[N];江西日报;2005年

3 王永成;浅谈盘活入警大学生资源[N];边防警察报;2008年

4 记者 何国庆 姚学文;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着眼长远就业创业[N];湖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唐景莉;54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结果揭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安心( 西北师范大学高教室);思想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生长点[N];光明日报;2000年

7 黄顺;毕业生应调整价值取向[N];深圳商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双华斌;经管教育应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安心;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之路[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潘传辉;当前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N];消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潘康明;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吴新颖;当代青年价值观构建与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熊光慈;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偏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北坪;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明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小云;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志玮;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人本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宋洪兴;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萍;论大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飞;明明德: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94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94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