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大学科技经理人协会的运行模式与特色

发布时间:2018-11-03 09:37
【摘要】:美国拜杜法案激活了大学科研及其成果商业化的发展,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率以及收益都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美国大学科技经理人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分析该协会的运行模式,以期为反思和改善大学技术转移工作提供启示。
[Abstract]:The Beidu Act activates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ts achievements. The rat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income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re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Among them, Americ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r associ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association, this paper hopes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work.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科研处;
【基金】:浙江省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技术转移模式选择与区域发展的互动研究——基于美国经验的比较分析”(C11GL35) 浙江传媒学院校级课题“美国大学科技经理人协会运行模式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启示研究”(ZC10XJ044)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秋许,杨玲莉;关于高校人才流动与技术转移问题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1993年02期

2 朱林;;大学技术转移意义之管窥[J];魅力中国;2010年08期

3 司春林;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新论─—从技术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所作的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郑士贵;企业技术转移潜在需求的理论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5期

5 黄婧;;知识创造与技术转移 一次政府、高新区与高校的聚会[J];华东科技;2008年08期

6 周大鹏;;大学技术转移的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28期

7 郑士贵;德国向中国的技术转移—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4期

8 赵沁平;加强高校技术转移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1期

9 张慧;王雷;;论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及产业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01期

10 王玉德;;汉代科技管理初探[J];科学经济社会;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泽政;;技术转移中政府职能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钒;;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刘则渊;;科技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A];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纪念文集[C];2002年

4 龚玉环;;大学技术转移:对有关认识误区的一个解读[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宏;;搞好军用个体防护装备技术转移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汤敏轩;李习彬;;全面小康社会与全面科技管理——基于三元整合理论的比较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7 周敏;;科技管理——病案工作发展的唯一途径[A];第五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张希良;王若水;;WTO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环境友好技术转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张黎明;葛明浩;马志成;;北京市工业系统科技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研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田波;;关于我国技术市场活动规律的再思考[A];齐鲁技术市场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叶桂华 通讯员 刘月青 王晓芹;我市签下3个跨国技术转移项目[N];泰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远;《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4月1日起施行[N];南京日报;2011年

3 金洪征;浅谈技术转移的过程[N];科技日报;2004年

4 北京中农博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发洪;政策扶持打破技术转移“小循环”[N];北京商报;2009年

5 咨询中心;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构建公益性技术转移服务平台[N];福建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武建玲;郑州企业入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N];郑州日报;2009年

7 娄山 轩家红 孙明恒;合工大在蚌设技术转移分中心[N];蚌埠日报;2010年

8 记者刘纪生 通讯员屈薛勇;西北技术转移联盟创立[N];中国冶金报;2010年

9 记者 张晔;国际产学研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召开[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刘春燕 彭溢;黑龙江确定首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知识粘性与技术转移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朴商天;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范黎波;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企业学习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冯春丽;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倪晓觎;跨国公司FDI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武学超;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司尚奇;我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熊曼辰;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冰;技术转移中的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利斌;入世后长城信息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2 葛勇;我国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中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何晓然;我国技术中介机构的运行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林林;我国技术传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健;半导体企业PD的技术转移[D];复旦大学;2009年

6 卞爱钧;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博弈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牛芳;新时期加速我国技术转移的战略研究[D];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5年

8 许久海;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之间技术转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庞莹;高技术多层次渗透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肖桂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7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07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