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视觉素养教育实践与启示
[Abstract]:Visual literacy education is rising gradually in China,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visual literacy courses, these courses are at the beginning and development stage. Kent State University began to offer visual literacy courses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which has its own unique features,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analysis of the visual literacy teaching practice of Kent State University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design of visual literacy curriculu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09JZD0009)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微博’对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CCA110108)
【分类号】:G6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倩苇;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平原;;互利与互动——谈利用现代影视作品提高高校学生素养[J];电影评介;2007年03期
2 朱春耕;;工程图学课中学生视觉力及创造力的培养[J];工程图学学报;2007年03期
3 胡华进;莫永华;吕永峰;梁业生;;《视频制作与处理》课程融入视觉素养培养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1年08期
4 王刚;张舒予;朱永海;;高师院校师范生视觉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5 王晓玲;;中西方动画电影差异对比研究[J];电影文学;2011年23期
6 王凤侠;;我国两岸三地视觉素养培养特色及启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徐美仙,张学波;多维视角里的视觉素养:内涵、视野及意义[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徐欢;;在教学中应用漫画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J];考试周刊;2008年05期
9 张锦;;从设计文化符码解读广告设计[J];开封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黄树生;;对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几点认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初中生视觉素养教学活动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生;概念地图支持的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门国杰;现代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蔡伟;关于视觉素养教育中影视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殷宝媛;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慧臣;视觉素养培养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学峰;视觉素养培养网络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丹;应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培养职技高师学生视觉素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段维清;知识可视化方法的教学应用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徐扬;论视觉素养与高师美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正兴;物理实验的教改实践与总结[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2 顾玉兰;实践与主体性统一的哲学意义与现实价值[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台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法论的运用和操作[J];滁州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4 丁伯华;高师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罗朝纲,胡中兴,闫建生;“全方位、多方式”实验教学考试模式的实践[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6 赵素芹,张蕻;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基本原则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吉荣峰,张海峰,冒岩峻;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周云飞,陈东岗,刘建平;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李炳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韦汉军;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学科教育;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桂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探索[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周亚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一个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长岐;张楠楠;郑懿;;杭州市健康城市规划的理念、方法探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文悟;邓志平;汪汉生;喻小刚;;湿法熄焦技术的改进及实践[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吕建平;周金玉;李亚红;韩忠良;;云南省农民蔬菜田间学校实践[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俞彬;;病案管理在本院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郑汉清;;班组安全建设与实践[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永华;;财务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余百姓;;龙海市东泗乡饮水工程建设初探[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经纲 本报通讯员 孙永华;围绕主题抓大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杨祝夫 徐国柱;陕西的实践告诉我们[N];工人日报;2000年
3 曾绍华;开拓视野 大胆实践[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孟昭志;问计于群众 求知于实践[N];解放军报;2002年
5 李保平(作者系陕西旬阳卷烟厂副厂长);以《讲话》为指南实践好“三个代表”[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江宛柳;重在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N];解放军报;2002年
7 本报实习生 曹普军 本报记者 叶小力;从网上银行的实践看“新经济”的魅力[N];新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何进伟;ASP的实践[N];网络世界;2001年
9 王雯;《第五项修炼》出版第三部:“实践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10 黑龙江省乡镇企业局局长 徐衍民;发展乡企是农村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实践[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4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凌欣;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庄惠明;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苗光新;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永发;地区性建筑创作的技术思想与实践[D];同济大学;2006年
10 迟丽华;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小荣;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晓波;“诚信烟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清华大学;2005年
3 殷涛;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平;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5 颜玲利;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践探析[D];湖南大学;2008年
6 陈丽岚;论场面调度在动画片中的运用[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王志红;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吕文涓;中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艳楣;论我国立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谢均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9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0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