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博洛尼亚进程的瑞典大学灵活教育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07 14:49
【摘要】:实施博洛尼亚进程以来,瑞典大学灵活教育发展模式颇具特点。瑞典大学的灵活教育模式涵盖了以攻读学位为目的国际化灵活教育和基于自主学习的灵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瑞典建立了灵活学习中心和大学网络联盟两个灵活学习机构对灵活教育进行管理,以此服务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而基于灵活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个人学习帐户的支持。借鉴瑞典高校经验,为了促进我国灵活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可尝试构建高校人才逆向供应链、实行灵活多变的学分体系、建立高校个人学习账户、推行大学网络联盟模式,同时加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语境。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ologna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flexible education in Swedish universities is quite characteristic. The flexible education model of Swedish universities covers both international flexible educ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for degree and flexible education based on autonomous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Sweden established two flexible learning institutions, the flexible Learning Center and the University Network Alliance, to manage flexible education in order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flexible educ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upport of 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education in Swed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can try to construct the reverse supply chain of college talents, implement flexible credit system, establish 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 and promote the mode of university network alliance.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复旦大学;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博洛尼亚进程的瑞典大学教育新思维发展模式”(项目批准号:11YJAZH126) 2010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振兴基金研究项目“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RW20100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5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笑仙;;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2期

2 刘佳;苏喜友;陈亦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研究与思考——基于学生学习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翁婧;;浅析建设和谐文化与影视传播的关系[J];电影评介;2010年12期

2 姚震祥;;浙江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发展分析[J];高教与经济;2008年04期

3 唐智霞;;和谐文化建设中外语教育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8期

4 王蕾;;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和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周晓丽;;“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无形价值及实现方略[J];晋图学刊;2010年01期

6 胡忠青;;和谐文化建设与影视传播的使命[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龙海波;;新时期我国高校信用失范成因与形成机理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8 宫启明;;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刍议[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9 苗文利;;大学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5期

2 陶行知;;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J];生活教育;2007年08期

3 冯文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命题的多学科视角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 高凌飚,梁爽;提倡“互动—发生式”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9期

5 徐继存;教学方法阐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Z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武卫;;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陈会荣;;试论终身教育及其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游映玖,刘华琛;当前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J];长江论坛;2005年05期

4 陈曦;;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浅析[J];才智;2009年02期

5 郅利聪;;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模式的构建[J];河南农业;2007年10期

6 李云浩;魏超玉;陈淑婷;;借网络信息东风解关系困局——新时期下搞好高校师生关系的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孟庆三;温善策;;试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表现考核的必要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8 徐金凤;;中日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差异[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李静;顾欢;;医科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2期

10 徐才千;;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厉;;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邢丽刃;于翔;徐博;;推进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周明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多层次群模糊综合决策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4 王玉s,

本文编号:2316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16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