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信息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探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20:5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出现高智能化、云计算化等新的特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它具备的新特点,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开放大学、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变革。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new features such as high intelligence and cloud compu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new characteristics directly affect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thought, educational model, open university, teaching form, teaching mean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
【基金】: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08A010)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冰;;3G催生巨大商机 “云计算”或将成为电信发展新方向[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Z1期

2 赫俊国;崔崇威;梁恒;连洋;;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2期

3 刘兴喜;试论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卢铁城;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十大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2期

5 仍然,倪波;现代信息技术特征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年05期

6 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Z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力;;高校教学管理要实现“三化”[J];科技和产业;2010年07期

2 曹阳;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探讨[J];福建电脑;2004年10期

3 张铭;加快教育统计改革步伐,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3期

4 李勐;李颖晖;钱岑;吴永辉;;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国防科技;2008年06期

5 刘茵;;植物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0年20期

6 屈跃能;;高校教学院系行政秘书工作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王跃;赵宏;;远程印刷教材模板的功能及作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2期

8 李培福;;广西开放大学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2年11期

9 肖雯;;广西开放大学的法律地位及立法保障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刘卉凌;刘卉闵;冯涛;王俊敏;李芝;李越敏;张英群;杨燕;;多媒体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步宁;;学习新大纲 贯彻新大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张红岩;;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网络化的探讨与实践[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卢铁城;;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卫东;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联邦高等教育战略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东;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3 任彦华;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黄永宜;网络环境下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熊慧军;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牛银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海涛;中美教育行政组织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4年

9 刘洪梅;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教育创新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6年

10 杨翠梅;企业信息技术人才测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万年;高校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严怡民;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02期

3 赵国栋,刘要悟;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美国教育界的基本观点[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4 李文琪;解月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11期

5 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八军;;解读高等教育的特有属性[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2 吴健彦;;高等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2009年37期

3 刘称生;;新西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启示[J];才智;2009年26期

4 汪全胜;金玄武;;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5 李彩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05期

6 张坤;;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4期

7 郑传芹;曾跃霞;;论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颜华;;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白风;;浅谈教学督导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原则[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徐晖;林美;;高等教育公平之学生资助制度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乃成;;我国加入WTO对高等教育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立国;;国民高教改革之我见[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6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邓宏彬;李凤霞;;关于产学研与高等教育互动促进的一点体会[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7)[C];2010年

10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力;秦和:为学生提供最负责的高等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志华;30年高等教育硕果压枝[N];伊犁日报(汉);2008年

3 张正瑞;高等教育应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N];吉林日报;2009年

4 记者 陈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由大到强转变[N];宁波日报;2009年

5 记者 京季;我省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增大[N];青海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江涛 于庆浩;中国大学校长反思高等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本报记者 孙小林;高等教育的经费命题:教育财团的目标和理想要纯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菲利普·阿特巴赫 美国波士顿学院终身教授、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吴燕 译;高等教育的“次贷危机”[N];解放日报;2009年

9 李建忠;欧洲各国推进高等教育资格框架建设[N];科学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吴骞 通讯员 任甲斌;高等教育:从空白到一树繁花[N];莱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强;英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高等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2010年

2 孙奇;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运行机制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建芳;浅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职责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高新柱;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多学科视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文秀;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红丽;中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艳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9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1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