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农业类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发展转折期探索

发布时间:2018-11-08 16:27
【摘要】:本研究对华中某所农业大学191名不同年级与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了专业承诺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农业高校专业承诺水平普遍不高;除规范承诺因子外,其他三个因子和总承诺因子得分农科专业得分极显著低于非农专业大学生;(2)三、四年级是专业承诺发展的转折点,农科专业承诺度呈上升趋势,而非农科专业承诺度呈下降趋势,两者间的差距开始明显;四年级二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3)农业类高校的鲜明专业特色与氛围可能更有利于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发展而不利于非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发展。
[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191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and majors in 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Central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was not high, except for the normative commitment factor, the scores of the other three factors and the total commitment facto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n-agricultural major students. (2) Grade four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e degree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of agriculture shows an upward trend, but the degree of commitment of non-agricultural specialty shows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is obvious. The gap between the fourth grade and the fourth grade is further enlarged. (3) the distinct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and atmosphere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y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and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n-agricultura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惠东,何小佳;农科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探析[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严瑜;龙立荣;;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4 吴兰花,连榕;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5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静;上海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敏;;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及其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2 许坤;;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研究的分析与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刘兵;刘文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2期

4 田满红;张建卫;刘曼丽;;组织承诺研究及其对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曹海宾;殷保祥;邵建新;刘云虎;张子英;;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张姝;张沛;;内蒙古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戚振江,杜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员工承诺管理[J];商业研究;2003年17期

8 覃艳华,曹细玉;心理契约——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J];商业研究;2004年12期

9 林竹;薛芹;;员工的组织承诺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

10 刘露倩;;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高中生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J];才智;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魏志霞;晏丽娟;杨绍清;李建明;;学优生与学困生学习倦怠的对比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硕;杨东涛;;社会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组织承诺的影响和中介作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韩翼;;组织承诺维度及其对角色和角色外绩效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隽;;大学专业声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5 乐后明;武博;;企业人际和谐量表构建与信效度检验——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石雷山;高峰强;;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闵琳琳;;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夷岭;基于组织承诺的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侯景亮;基于心理契约的施工项目团队成员激励及目标实现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凤慧;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蒋秀娟;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欢欢;知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毅;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其EVLN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董凡铭;电力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施利锋;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员工组织承诺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5 徐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6 张旭;基于组织承诺与满意度视角下的医院骨干医生激励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徐明波;择业期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就业压力、专业承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毛晓峰;沈阳市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9 张芳;中学图书馆员职业承诺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栾姝;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燕;大学生教育价值系统及其与专业兴趣关系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王国元;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姜伯乐,蔡忠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许声宏;社会需求与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教育实习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李燕,左新荣;体育教育专业生潜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韩桂凤;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江滨;大学生厌学现象探析及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汪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05期

10 梁方正;浅析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世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编制及适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晓丽;沈阳市初中生“学习倦怠”分析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兰花;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瑞虎;;大学生也要学点“理财”本领[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2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3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4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5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6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下得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1期

7 张晓f^;;如何测定大学生的MQ[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8 张丽璇;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9 本刊编辑部;;大学生——高素质劳动者的代表[J];现代班组;2011年08期

10 任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3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连成;三个大学生与一座海岛[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 郭振清;让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更加宽广[N];工人日报;2005年

6 杨牧龙;瑶家的大学生计划[N];广西日报;2005年

7 侯岩 李振兴;大学生高消费聚焦[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屈芳 通讯员 王宾齐 孙淑娥;大学生,,走出就业“沼泽地”[N];河南日报;2005年

9 赫崇飞;节俭是美德[N];吉林日报;2005年

10 宋云;大学生为自己打工构筑生活[N];今日信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9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19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