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人的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8 17:21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本文把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创新的突破口,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发,置身人的现代化视域下,在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人的现代化意识培养,使当代大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就业,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人的现代化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从实际调查研究入手,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创业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制约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重大。 当前,对于“人的现代化”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逐年增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在人的现代化视域下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创业上的反映,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无论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就业的推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积极因素是主要的,表现在国家、社会、学校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在逐年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在不断拓宽,但实际中也存在很多的消极因素。从思想意识上看,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从能力上看,创业教育对高校各方面的要求较高;从资金上看,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对高校的实力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以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为指导,转变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作好创业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发挥其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创业,带动社会更多的人就业,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China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Encouraging and supporting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a busines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This article regards the modernization of people and th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breakthrough of innovation, from the study of Marxism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modernization, and further strengthens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s modernization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employment effectively and realize the employment mode of "one person starting a business and driving a group of post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to start a business.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tak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study, tak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human being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n raises the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s their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nd skills.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restric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modernization of peopl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there is hardly any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is paper is innovative in studying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modernization. The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n entrepreneurship, which affects the career choice of college students.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oth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employment. On the whole,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one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y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schools, and the widening of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negative factors in practi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de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less attention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ability point of view,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quires higher in all aspects of universit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unds,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hallenges the strengt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requires us to take the theory of human modernization as the guidanc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mployment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trengthen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one hand, it can reliev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 as high quality tal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university students' pioneering work, more people are employed in the society, thus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斌;王磊;;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2 肖进;;经济发达国家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公共政策及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5期

3 黄晓晓;;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概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4 匡全农;石舞潮;;建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校园支持体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3期

5 孙冬冬;;当代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2期

6 刘学艳;;高校如何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于水英;鲁孙林;;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俊林;刘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9 陆乐军;;新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构建模式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10 许倩;马国强;马世英;;创业教育,从培养企业家精神开始——以兰州大学“秩序”创业团队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全国;茹广欣;张留占;;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时代有为人才[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常冠群;;中国促进青年创业和就业的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3 张海燕;赵学丽;李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指导我国创业教育实践[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4 陈萍;;辽宁省完善创业服务和政策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5 汪永根;项岚;;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化初探[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导创业于教学 成论文于大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根芳;章红兵;陈宏金;;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汤钦林;方风波;;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林烨;;浅述全民创业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式[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邓良基;曾维忠;;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构建创业教育良好格局——四川农业大学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邓于君;积极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2 刘静;引领计划助12万毕业生创业[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

3 本报通讯员 王源林 王祥 本报记者 刘昆;“桂电模式”与高质量就业[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姜澎邋实习生 余倩倩;师资缺乏制约大学生创业[N];文汇报;2008年

5 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 杨芳;发展创业教育 培育创新人才[N];经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顾春阳;建立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给大学生创业开绿灯[N];长春日报;2011年

7 陈雨江 本报记者 周丽 钟述强;为创业理想插上腾飞翅膀[N];绵阳日报;2010年

8 郑子钦;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N];今日信息报;2005年

9 张萧然;大学生创业究竟“卡”在哪儿[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张晶 朱奕;大学生创业,梦想如何成真?[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巍;中国大学生创业融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凌菲;基于感知创业价值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罗军飞;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晨;基于我国创业教育的大学生成功创业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会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陈薇娜;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潘嵩;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李枚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昭伟;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立业创业能力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浦慧炜;高校德育背景下的创业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俊萍;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世君;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9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19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