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型大学发展比较研究——以伯明翰城市大学、伦敦大学和奥克兰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8-11-10 09:25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地方所属的城市型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城市型大学的现状如何,国外城市型大学的发展经验如何,成为中国发展城市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要反思和借鉴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型大学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国外伦敦城市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奥克兰大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学科发展如何立足于实用技术的与时俱进、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抓手的教学目的、提倡创新、引领知识潮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国外城市大学发展成功之道,为我国城市型大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案例,提出我国城市型大学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型大学更好地发展。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owned urban universitie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urban univers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foreign urban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reflect on and learn from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probes into how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London City University,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and Auckland University abroad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as the teaching aim, promote innovation, lead the knowledge trend and other four aspects to analyze the suc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urban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c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urban univers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分类号】:G6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建武;;成都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及培育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蕾;;城市型综合大学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许庆荣;张旭光;;城市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浅析及其“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4 吴光;;城市型大学的内涵研究与办学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7期

5 吴光;;城市型大学的初步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屠火明 柯玲 陈静;[N];中国教育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萍;;论成都域内高校成都地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7期

2 张居盛;;城市型综合大学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3 刘义存;陈葆;;对培养本科外语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4期

4 孙付春;彭建设;李玉龙;;成都学院机械类专业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8期

5 许庆荣;张旭光;;城市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浅析及其“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6 喻晴;董亚军;;高职院校复合型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2年10期

7 许光;;谈城市型大学新闻人才的培养[J];新闻窗;2011年05期

8 刘晓辉;魏俊玲;;浅谈经济全球化中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商贸;2009年15期

9 黄寄梅;;高等学校学分制下教学管理实践探析[J];科技资讯;2009年03期

10 郭文杰;杨林;孟晖;伍小飞;符佳;;构建专业整合平台: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变革创新——以C大学健康产业大专业平台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颖;大学权力治理结构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影响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罗斌;城市型大学办学定位与特色创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婷婷;;提升地方性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年S1期

3 沈星元;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4 别敦荣,田恩舜;论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5 马明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分析研究[J];市场论坛;2006年03期

6 王斌林;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其识别[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7 黄俊伟,秦祖泽;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8期

8 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9期

9 吴光;;城市型大学的内涵研究与办学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7期

10 方小玲;;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秋良;;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目标的创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黄秋梅;刘士德;;基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5期

3 范忠烽;何小春;;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蒋宁;;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3期

5 温艳红;;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5期

6 王骥洲;;全球化背景下医学生德育工作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7 耿志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胡则辉;汤宇烽;罗达勇;缪利英;沈小娟;;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形式的创新[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张丹,肖迪明;全球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樊永兵;;普通高校可持续发展浅谈[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Michael Alexander McRobbie;;合作与联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国际合作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志荣;沈颂东;张洪利;;开放实验室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红秋;;论新形式下的高校档案服务创新[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5 朱静;;创新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蔡晓君;刘湘晨;龚卫平;;分层次实验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改革与实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张丽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符春焕;;高师院校“顶岗实习”刍议——以云南省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为例[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张婷婷;;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高校教务管理[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桑丽霞;;班主任在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溢 赵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策略[N];新清华;2004年

2 记者 唐景莉;交叉创新前景看好[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郑宪 徐敏 曹静;创新 创新 再创新[N];解放日报;2001年

4 记者 罗霞;我省启动应届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N];云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蒙丽;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N];广东科技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姜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重在提高就业能力[N];文汇报;2007年

7 记者王东;燕大资助贫困生提高其就业能力[N];秦皇岛日报;2009年

8 刘啸;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顾明远;教育改革在于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朱建华;提高就业能力,笔头功夫不可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郝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袁琳;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秋良;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秋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结构及功能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建华;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施燕;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菅娉娉;论高校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D];山东大学;2008年

8 谢华;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黄红旭;论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D];江南大学;2008年

10 喻霞;论网络与高校德育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2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22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