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的跨文化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18-11-25 10:24
【摘要】:文章阐述了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中跨文化教育发展的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analyzes on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0年南京工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跨学科合作教学模式下商务英语师资整合研究”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开玉;走出语言系统:由“外”向“内”——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洪舜;王勇;梁华;;“去双中心——扩大共享”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4期

2 秦颖颖;;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3期

3 叶文红;;论高职高专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4 吴世雄;;基于语料库的跨文化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2期

5 陈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教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王俊红;;中国高校跨文化教育发展现状——以中国东北地区高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3期

7 彭世勇;;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国际主流研究的差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徐珂;郝玉荣;;论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与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石进芳;刘庆雪;;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文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董晓波;;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跨文化敏感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舒彩霞;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白石;对高中英语教学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研究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左广明;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孟一飞;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尹国梁;管窥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王宇欢;浙江省高校外籍教师英语口语课教学现状调查[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嘉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涛;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胡薇;暨南大学内招生与外招生跨文化敏感度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洪,晏红;走向跨文化研究的坦途——中比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综述[J];当代文坛;2000年01期

2 李奈,刘萍,许桃香;中英两国女大学生Internet态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3 张丽华,,李元墩,杨德礼;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冲突及其管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赵晋萍;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与管理[J];对外经贸实务;2002年08期

5 窦卫霖;关于跨文化商务交往与礼仪的调查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1999年05期

6 杨李;浅析语言与跨文化交际[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4期

7 谭盛凤,白志武;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在科技史上的应用——从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谈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张本慎;汉英感叹词的跨文化透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2期

10 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静;冯述芬;;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初探[J];今日科苑;2009年06期

2 刘建民;郑谢彬;;关于高等学校R&D资金的税收政策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9年01期

3 郭昕;;高校贫困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年01期

4 李淑君;;浅谈高校办学特色与高校档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5期

5 闫静;;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J];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晓平;;在普通医学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陈永旭;李鸿庄;;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7期

8 徐标;;浅议高等学校财务报表分析[J];经济师;2009年11期

9 尹伟;;影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10期

10 王海骊;王红英;;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探析[J];继续教育;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教育新理念与高等学校师德评价[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余秉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工作[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童宣海;;我说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4 李莉;;我国高校校训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5 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瑞亮;刘毅;;浅议高等学校招标档案的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8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景芝;柳治仁;;构建有效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陆根书;刘蕾;;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及发展趋势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董晓芳 通讯员 谈太辉;孝感学院新增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N];孝感日报;2009年

2 记者 程墨;湖北叫停部分中外合作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王晶;我省对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叫停[N];湖北日报;2009年

4 陈大立;理清关系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庆环;让中外合作办学透明运行[N];光明日报;2010年

6 王传言;中外合作办学路在何方[N];法制日报;2010年

7 记者 徐瑞哲;中外合作办学上海占全国1/6[N];解放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婀娜;中外合作办学:别再“乱花渐欲迷人眼”[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万玉凤;质量: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王传言;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漏洞亟待填补[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真真;山东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发展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娜;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汪俊;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李万娟;山西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丽;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郭健威;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甄佩佩;河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曼丽;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赵素波;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姜伟宏;山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55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55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