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精神”及其文化传承
[Abstract]:Taihang Mountain Road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a successful exploration of serv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many years of inheritance and accumulation, the "Taihang Mountain Spirit" formed in its practice has become a kind of university spirit and a unique university culture,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leading the 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mainstream valu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spiritual culture nurtured by a university practice, analyze its causes, explore the essence of its becoming a university spirit, and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demonstration and leading in the inheritance of its culture.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2SH025) 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D122014)
【分类号】:G122;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增芝;回顺利;薛艳萍;;河北省地方高校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夏志学;张淑云;;关于“太行山道路”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祥,姚远,李川;《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夏志学;张玲玲;师春祥;;河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与办学特色形成[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11期
3 申书兴;张建政;翟玉建;;地方农业院校特色发展的战略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的继承与拓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8期
4 张文俐;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04期
5 黄金祥;潘秀华;郭丽娟;;从河北农业大学早期期刊溯“太行山道路”的起源与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4期
6 潘秀华;郭丽娟;刘彦琴;黄金祥;;《北直农话报》的传播机制及其借鉴[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年03期
7 潘秀华;;《北直农话报》的编辑思想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5期
8 桑润滋;;制定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意义及实现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03期
9 魏学军;陈焕英;何义;锡建中;张玉星;;河北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现状分析及今后工作设想[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05期
10 史峥;钱东昌;陈景堂;;以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为重点 促进农学院特色化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时峗;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D];河北大学;2007年
2 沈振锋;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段艳霞;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田涛;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景观的人文营造[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肖建英;“太行山道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清华;保定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D];河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宋书通;姚志军;周红松;;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2 闫波;郭锴;孟祥超;亢雅利;;河北省高校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1期
3 居学明;;论和谐高校视域下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中耀;关于大学精神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张克让;;创作随笔[J];美术之友;2007年03期
3 ;重提大学精神[J];书城;2000年10期
4 白玮;;鲁艺与鲁艺精神评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杨曦帆;;音乐学的大学精神[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4期
6 罗盘;;太行公仆吴金印[J];中国作家;1997年03期
7 冯小军;张建国;;情系太行[J];河北林业;1999年03期
8 孙清华;;游太行山感赋二首[J];城乡建设;2007年01期
9 张维维;;大学文化建设与育人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10 杨建滨;美术教育与大学精神——关于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人文素质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梓坤;;论大学精神[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胡云红;;燕赵民间文化传承的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摘要[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薛正昌;;文化传承与文化“走出去”战略:编辑的使命[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4 张超;刘玉生;;培育大学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5 王亚男;;浅谈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白玮;;鲁艺与鲁艺精神评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赵文;;青年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白玮;;“鲁艺”与中国大学精神塑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郭玉成;;武术传播与文化传承——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述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刘占民;;河北太行山区中药材资源调查可行性研究及实施方案[A];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常委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高扬人文日新精神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谢和平(作者为四川大学校长);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3 顾玉平;谈谈大学精神[N];南通日报;2007年
4 肖擎;大学精神之上的精神[N];长江日报;2005年
5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涂文涛;努力培育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傅继红;四校长纵论大学精神[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遐迩;文化传承:勿在争名夺利中迷失方向[N];贵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周长风 宋燕军;昔日鄂族好枪神 今朝文化传承人[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9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徐善登;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N];扬州日报;2009年
10 重庆记者站 王洪刚 赵正荣;重庆巴南区探索文化传承新模式[N];西部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问题[D];吉林大学;2004年
4 阮宝娣;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裴丽丽;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宋承祥;教育结构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吕佩爱;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韩永红;论自我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涛;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景观的人文营造[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晓云;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田起香;论现代大学形象及其塑造[D];吉林大学;2009年
5 黄洁莉;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精神的培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祖霞;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瑞;试论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俨;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封连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莲花;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0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8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