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研究
[Abstract]:The idea of ecolog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fers to the idea and idea of effective teaching guided by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systematic whole, dynamic balance and harmonious symbiotic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ecological overlap, ecological speci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in the teaching ecolog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value pursuit of promoting the all-roun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mbodied in the teaching goal of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ecological nutriti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ecological diversity,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symbiosis.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ultivated from three aspects: ecological disloc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symbiosis.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专业设置模式改革的视角”(编号:2010TJK32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资助项目“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发展的生态化研究”(编号:GD11CJY02)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当代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元科学审视”(编号:JY1120)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辉;;生态学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高丽;于冬;;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成协设;郭明宙;刘薇;;基于生态学理论的高等农林院校可持续发展审视[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01期
4 徐晓燕;何应森;高晓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生态分析——以四川省区域环境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5 程平;李小平;;生态位理论视野下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办学定位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年04期
6 张素环;;论生态学对于英语教学研究的适切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9期
7 赵静宜;;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5期
8 段宗明;;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BBS与高校形象的和谐构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崔媛;;构建校园网络生态系统平衡的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10期
10 李清臣;;教师文化的生态意蕴与使命[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治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帕力哈提·达吾提;;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思路浅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2 吕莹莹;孙建;关明启;;情感:关于高校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0期
3 马继红;;浅谈高校教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4 郭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探索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5 黄文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6 陈红伟;肖子一;;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博览;2011年10期
7 严丽纯;;高等农业院校竞争力及其培育战略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8 韩迎春;李芳;;论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9 王树平;;关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10 周旭霞;;对高校做好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若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阳;;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李厚;;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方向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高校教学设计方案一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吴晓鸣;;高校教学效率问题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高校教学设计方案三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高校教学设计方案二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彦峰;;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思路[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梁琦;;青海传统村落、民居的生态理念[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孝国;;川九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与环保措施[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琬;;北京市高校教学共同体校际体育选修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镝;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之中[N];岳阳晚报;2010年
2 文雯;用生态理念指导荒山绿化[N];中国环境报;2011年
3 记者 拓玲;倡导绿色生态理念 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N];西安日报;2011年
4 葛伦春;内黄县 生态理念打造现代宜居城市[N];安阳日报;2011年
5 周山荣;生态理念引领黔酒创新[N];华夏酒报;2011年
6 贾培信;确立生态理念建设生态郴州[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7 记者 钱培坚;上海:创业纳入高校教学计划[N];工人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更珍;坚持科学规划 体现生态理念[N];张掖日报;2009年
9 记者 孙志伟;城区绿化要时刻牢记原生态理念[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赵秀红;北京推进高校教学共同体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湘林;中国高校问责制度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家德;培育产业集群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张冉;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研究:构建、评价与培育[D];同济大学;2008年
7 戴开富;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米志英;库布齐沙漠沙柳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刘理;论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晓根;党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清平;我国中小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任延峰;吉林省产业集群的识别和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任占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党思思;中国公民社会培育与政府责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红冰;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贾海慧;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公共理性及其培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黄洁莉;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精神的培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玉斗;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吴正根;品牌竞争力培育与测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肖文淦;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8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