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4 何云开;;论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5 王冬梅;;美国的文化论争与通识教育的变革[J];高教探索;2007年01期
6 理查德·莱文;;通识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孔令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4期
8 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5期
9 胡莉芳;;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3期
10 浦家齐;;求索通达之道——论通识教育的深度层面[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袁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夏杉;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启示[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沈媛媛;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海燕;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伟娜;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赵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柴晋芳;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5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