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9-08-11 15:53
【摘要】:道德人格是驱使大学生产生良好行为的原动力,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而道德人格是后天习得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榜样作用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这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很有益的借鉴。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策略包括:开设道德人格课程,提高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自觉性;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为大学生树立道德行为榜样。
[Abstract]:Moral personality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drive college students to produce good behavior,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mor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is acquired and has a strong social and contemporary nature. Bandura's 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emphasizes the role of observation and learning, role model and self-regulation,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include setting up moral personality courses to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shaping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creating a healthy family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nd setting an example of moral behavior for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2YJA710053)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静波;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2 郭利;;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9期

3 余彬;;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4 程艳敏;;浅谈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探索;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峰;;浅议高校网络道德建设[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3期

2 俞念胜;;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08年10期

3 朱家安;;发挥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孙玉姣;;从嵇康精神看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之塑造[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5 孙丽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校网络道德问题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林丽霞;;论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7 韦慧;;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及其培养[J];前沿;2011年10期

8 任雅洁;于德辉;;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及其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2年15期

9 刘春元;;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格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蒙冰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干;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与重塑路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潘晶;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白卫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文化塑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欣;论大学生理想人格之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中敏;大学生人格缺陷反思及健康人格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宋魁;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童娟;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8 刘艳;大学生志愿者道德人格特质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程程;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10 付丽;大学生节俭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国富;论学习型社会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2 朱建峰;论网络社会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关呈俊;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及其自身和谐发展的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李俊兰;;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要求[J];继续教育;2008年03期

5 张文明,陈景元;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张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素质浅析[J];世纪桥;2010年05期

7 蔡中宏;麻艳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黄正夫;郭平;;教师专业能力体系研究——基于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吕吉;;均衡化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考量与策略[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要求[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见华,陈修萍;谈谈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魅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02期

2 蒋红斌;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3 王平;;当代研究生道德人格的嬗变与重塑[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5 周世兴;论公民道德人格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6期

6 张永新;论唤醒大学生教学主体意识的逻辑起点及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再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吴文;诚实守信: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与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邓清华;论当代大学生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正标,屈立华;论教师理想道德人格及其塑造[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文,王仪祥;新时期道德人格培育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汪诚国;;瞿秋白的道德人格和现代理想人格[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石天敬;;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3 李莹;;“德育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吕安兴;;论张謇的道德人格及其现实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韩桂林;;什么是教师的最大幸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新湘;培养主动积极型的道德人格[N];新疆日报(汉);2007年

2 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专家靠什么做专家?[N];东方早报;2011年

3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湖南城市学院院长 中南大学教授 李建华;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朱金瑞;高尚道德,人格的价值和魅力[N];河南日报;2011年

5 余文森;造就具有时代精神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韩传信;教师是“会说话的教科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张英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N];甘肃日报;2014年

8 刘旭兵 晋城二中教师;关于和学生谈心的思考[N];太行日报;2011年

9 马玉凤;做一名合格的文化工作者[N];潍坊日报;2011年

10 清华大学 钱逊;小议培养目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蒙冰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干;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与重塑路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亢丽娟;道德人格的现代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义强;道德人格生成论[D];西南大学;2008年

4 赵宝珍;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道德人格[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宋魁;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孙娟妮;《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及其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郭永军;道德人格词汇评定量表的编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吴昌政;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D];苏州大学;2004年

9 熊英;优秀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谭丽娟;大学生道德人格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5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5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a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