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2 23:39
【摘要】: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文中简称江西共大)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模式。江西共大于1958年8月1日正式创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至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自此,“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转变为全日制下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江西共大创办22年间,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共大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视角切入分析江西共大的历史变革,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今的高等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论文主要从江西共大诞生的历史背景、历史发展变革、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以及成就和经验教训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进一步引申出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对当今高等教育的作用。 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江西共大产生的主要历史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国内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级领导的推动与支持等。此外,由于受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劳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的模范作用对我国当时的教育的影响也不断增加,导致延安办学模式在全国备受追捧,各地纷纷效仿办学。随着教育民主化、大众化进程的推动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江西共大在南昌这块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土壤上应运而生。 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了江西共大的历史发展进程,由初步创立到稳步发展,再由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破坏阶段转向恢复调整阶段,最终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变革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从江西共大的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模式两大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涵盖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业制度和管理制度六个维度。 论文的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江西共大的办学特色,办学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自身的局限性,也可以说是最终消亡的原因。江西共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的优越性或者说是其独特性,首先它的办学方针就是与众不同的,其次是面向基层办学,降低了广大劳动人民上学的门槛。同时,江西共大适应时局的发展,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注重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超前意识也是其鲜明的办学特点。江西共大有其优越性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学校办学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错误的指导思想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结语部分强调了江西共大的性质,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对其分析和评价要结合时代背景,而不能脱离历史纸上谈兵。其次,结语部分还留有几点反思,并且引申出了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对于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家鹦;陈桂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毛泽东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J];档案天地;2007年03期

2 金微;;江西共大:云烟往事二十年[J];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8年12期

3 冯都;;江西共大亲历记[J];钟山风雨;2008年04期

4 李国强;20世纪中叶江西的一次教育创新——邵式平与共大[J];江西教育;2004年Z1期

5 李劲松;“共大”,建国以来一次农村职业教育的尝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许祥云,梁钢,苏力华,吴南生;“共大”办学历程及其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张继河,许祥云,曾素芳;农科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产学结合途径的开辟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学工;;不许为“智育第一”扬幡招魂[J];河北师大;1976年01期

9 彭参;郑光西;;农村高等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高柯;;建国三十四年的江西教育 一、三十四年来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J];江西教育科研;1985年01期



本文编号:2560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0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