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越语专业基础教材语气词及教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44;G6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定;;枞阳方言被动标记“着”的历史来源及其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张薇;万艳梅;;韩国留学生常用汉语语气词使用偏误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3 樊德华;;《论语》语气系统初步考察与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李琳;“很+Adj”、“真+Adj”及“AA(的)”的语法功能辨析[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5 朱坤林;;基于现代小说的“猜测”类动词研究[J];长城;2011年12期
6 王芳;;“嘛”的语气意义说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1期
7 邬倩;;汉英化妆品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对比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冉明志;;语气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探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武宜金;王晓燕;;话语中“吧”的交互主观性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李圃;;近30年现代汉语祈使及祈使句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冰;;试析语气副词“并”的语义与语用[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詹碧文;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东孝拓;话语输出者和输入者的个人因素对疑问句中“呢”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涵;现代汉语确定性推测类语气副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小静;四大南戏语气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肖强花;差势角色祈使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启萍;新生语气词“哦”的多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7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