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13:30
【摘要】:20世纪60年代之前,各国的大学都提倡学术自由和科学精神,科研规范和统一性的要求并不严格,科研方式极其个性化和多样化。科研课题和研究方法的决策权给予同行,强化研究者个人科研的自由度。然而,在60年代之后,随着各国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国政府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干预,高等教育走向产业化运作态势,高等教育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被有意识地强化,高校科研被赋予了更多的外部规范。因此,高校科研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科研竞争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准确评价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已成为政府、企业和高校本身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高校科研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科研评价的理论、方法和过程展开系统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研究高校科研评价过程,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全文共六章,可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第1章)。引言部分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阐述了进行高校科研评价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科研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第二部分包括评价理论和方法(第2章),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章)以及实例分析(第4章)。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正确的评价目的是科研评价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在第二部分首先提出了科研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并阐述了科研评价的方法。科研评价所需的数据均来自于评价工具,本文从引文索引、网站和官方公开出版物三种不同的数据来源方式的角度介绍进行评价的主要工具。 有效的评价工作必需建立在正确的评价理念基础上,因此,在第3章中首先提出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建构式评价、分类评价。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关键。本文重点研究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现有的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 第4章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角度对高校科研竞争力进行评价,从而指出单一标准评价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改善项目评估的方法。 第三部分重点说明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过程(第5章)。本系统是顺应评价管理而产生的,其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分布特性在网络上共享的评价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互联网上评价信息的采集、管理和查询等功能。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通过对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概括,分析影响我国高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4
本文编号:2603020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薄晓明;段志光;邵红芳;;我国高校学科科技竞争力研究综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2 王莉亚;;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天津科技;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薄晓明;地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蕾;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与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尹江勇;普通高等院校青年体育教师技术课课堂专家评估体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胡薇;美国佐治亚州大学系统的标杆管理实践与借鉴[D];西北大学;2008年
5 孙美丽;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孙海华;高校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侯君;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曲志超;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的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郭显龙;聚类分析及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0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