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英语教师采用教学技术的因素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19;G6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常明,王晓宇;学生学习动机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刍议[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何文斌;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刘霞;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吴洁;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李富菊;训练激励时机选择的策略[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年02期
6 张立;谈英语歌曲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英文)[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彭晶,王婉莹;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S1期
8 汪春英;论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六大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年01期
9 白云,孙宏伟,王玉成;谈高校冬季体育教育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J];冰雪运动;2004年01期
10 龙晋巧;如何激发差生学习英语的动机[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蕾;毛福兵;;冲破枷锁,让心灵放飞[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吴伟伟;于渤;朱彬;;技术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TLC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秋端;;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性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简兆权;占孙福;;技术能力、技术转移模式与转移绩效的关系: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张红俊;;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邹君;申继亮;王兴华;;动机在课堂环境与学生创造性中所起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吴红军;;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间收购的动机力吗?[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黄渝祥;;WTO影响中国技术能力的关键因素[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李世棣;;关于需要的若干理论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惠军;郭德俊;;成就目标定向对控制性提取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成都电务段段长 吴志成 党委书记 谭勇;实施“四分”教育 提升职工技术能力[N];人民铁道;2007年
2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博士生 何莉君;慈善动机与匿名捐赠[N];南方日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 邓聿文;不宜过于苛责企业做慈善的动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本报记者 车辉;公益行动是否一定要追问动机[N];工人日报;2011年
5 记者 袁蕾;提高技术能力 振兴新疆制造业[N];新疆日报(汉);2005年
6 本报记者 诸珍珍 整理;村田恒夫:提高中国工厂生产技术能力[N];中国电子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桑雪骐;服务响应速度及技术能力尤被关注[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高岚;Enterasys技术能力是不倒的旗帜[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9 ;引进技术不等于获得技术能力[N];科技日报;2005年
10 主持人 彭燮;动机可疑 做法可笑[N];中国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芝玲;基于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协同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赵晓庆;企业技术学习的模式与技术能力积累途径的螺旋运动过程[D];浙江大学;2002年
3 陈国绪;代工企业技术学习与技术能力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甫永民;村干部职务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詹长春;技术能力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生延超;要素禀赋、技术能力与后发技术赶超[D];湖南大学;2008年
7 张雪芳;可转换债券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8 何巨峰;基于生态观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马姗伊;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10 徐大可;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茜;影响大学英语教师采用教学技术的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王博;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周江华;基于知识平台的企业技术能力增长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银燕;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技术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彭利;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高欣;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丽娜;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沈洁嵘;关于儿童发展动机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亮;战略联盟与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演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沈海华;技术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5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