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干预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21:33
【摘要】: 亚健康是游离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不是完全健康,又达不到疾病的标准和程度。它一般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但却出现活力降低,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适应能力也不同程度减退的生理状态。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医学、心理学的专家学者对亚健康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到现在为此,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为此,本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 ⑴亚健康状态的整体分布 在1860例被调查者中,亚健康状态者1684例,占总体的90.54%,健康者176例,占总体的9.46%. ⑵不同性别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的分布 在1860例被调查者中,男生720人,其中亚健康状态者为639人(88.75%),亚健康者为81人(11.25%);女性1140人,其中亚健康状态者为1045人(91.67%),健康者为95人(8.33%)。不同性别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35.85,P0.0001)。 ⑶不同体重指数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分布 不同体重指数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分布无显著性差异(Wilcoxon Two-Sample Test,Z=-0.0670,P0.05)。 ⑷城乡来源不同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分布 在1860例中,城镇学生480人(25.81%),城市学生640人(34.41%),农村学生740人(39.78%)。 ⑸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由于学生在学习上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其用心、用脑过度,而导致身体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表现为机体抵抗力下降。 ⑹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影响因素 自我肯定层面的心理因素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F=57.91,P㩳0.001),自我肯定层面的得分越低,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越高。抑郁层面的心理因素得分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F=22.63,P=0.001),抑郁层面的心理因素得分越高,亚健康状态越严重。 ⑺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条件、经济、家庭摩擦对生活的影响最大。 通过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以下干预措施: ⑴充分认识“亚健康”所带来的危害性; ⑵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正确面对压力,学会放松身心; ⑷重视家庭、社会的作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⑸普及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⑹建立建全学生亚健康状态预警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7.8;R195
本文编号:2625194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7.8;R19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卡哈尔·热合甫;阿不都热依木·吾守尔;;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消除女学生的逆反心理[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5期
2 兰利霞;;山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女体育教师亚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泳;长春市五类职业人群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爽;北京市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成因及体育干预的思考[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5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