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的尝试历程看参与式教学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0-04-17 07:53
【摘要】:教学理念与方法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面对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等师范师范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直接影响即将从事小学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也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因为我们过去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得不除的弊病,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出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实践中的这些做法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倡导参与式教学,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是,改革不能走极端,倡导参与式教学,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其它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彻底否定,我们谋求的是不同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寻求的是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之间的一种最佳协合状态,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研究用个案研究,采用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在兰州师范学校进行研究。兰州师范学校在参与式教学尝试历程中,教师由2001年底最初的管理者的要求到全部教师主动尝试,师生都热衷于参与式活动,再到2003年11月笔者进行调查时两年的时间内,59.6%的教师选择放弃,29.8%教师偶尔使用,只有10.5%的教师坚持使用;64.9%的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效果持否定态度,12.3%的教师认为不确定;57.9%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效果不好,26.5%的学生认为较好,只有15.6%学生肯定参与式教学的效果;从管理者最初的要求尝试到最终的不了了之,甚至重新强调注重讲授,注重向中学看齐,注重知识传授。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确实在这里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师生的尝试受到了挫折。对参与式教学理念与方法存在误解是影响参与式教学实施的重要原因。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中等师范学校在参与式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在校园营造良好的参与式氛围;通过多种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掌握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并内化为教师的观念;建立参与式教学的科学研究体系;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学校教学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参与式教学理念是多重的,,但其实质是师生共同创设和谐的氛围,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让学生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师生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际上,参与式教学的尝试,不仅仅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它也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52.4
本文编号:2630630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5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峰;;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教研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3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30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3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