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化大学生人格教育
发布时间:2020-04-25 10:10
【摘要】: 本文从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美的规律并依据审美教育的功能和审美化人格教育的特征,分析了审美教育对高校教学方法的不完整和大学生人格畸形现象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提出实施审美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径。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审美教育的含义、功能和人格的定义做了较全面的解释,并从人格发展与审美需要的关系出发揭示出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第二部分较详细地阐述了审美化人格教育具有其他人格教育方法不可比的独特性,即寓教于乐的愉悦性、生动而丰富的形象性、述说情感的直接性、以及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分析了借鉴审美教育进行人格教育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文章第三部说明了审美化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和任务:其必要性在于它是传统人格教育方法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是改变大学生畸形人格的有效途径。其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指导下,遵循美的规律,借助现实生活环境中的美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的人格修养在知美、好美、乐美三个层面全面展开,进而在寻真、持善、求美三个方面上达到和谐统一。 文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审美化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任务,提出了几种践行审美化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美育功能,在灌输中渗透美育的因子,让“情”与“理”相溶,使教育显得自然生动;树立先进典型以及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在学校灌输中强调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以身作则,在创造和谐良好的空间时要注重发挥潜性教育的功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要注重建设良好的校风。 文章的第五部分是拓宽审美化大学生人格教育途径的分析:引导他们跨出校门,走进大自然,融入社会,参加各种劳动实践并参与艺术体验。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和人的美,深刻理解劳动美的意义,以及感受艺术美的魅力,能够达到大学生人格提升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640122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邢德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化取向[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2 赵菊连;大学生审美体验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640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4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