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澳大利亚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2 18:16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私立高等教育在各国教育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是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作为经济发达的高社会福利国家——澳大利亚,自20世纪80年代末,高等教育系统一改公立高等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的法规体系中得到核准和一定程度的政府资助。是什么原因驱使澳大利亚进行了这一系列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改革的措施和效果如何?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因素分析法对澳大利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结果、原因和特点作了描述和分析,并揭示了其带给我们的思考,以期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界定了核心概念。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改革中澳大利亚私立高等教育从出现、消退到复兴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描述了澳大利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包括目前的总体情况、外部管理体制、内部管理体制以及经费来源等。 第四部分,分析了澳大利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原因,总结起来有四点:国家本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主义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等。 第五部分,总结了澳大利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立法保障、质量保证和政府资助等,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六部分,通过以上对现状的描述和对成因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三点看法:健全民办高等教育法规政策;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长效的资金筹措机制等。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9.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依娜;;澳大利亚:再富也要“穷”孩子[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2年11期

2 ;政界:最“中国”的外国政要——陆克文[J];黄金时代;2008年06期

3 李文晶;刘红;和西芳;;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4 张平;;我所见到的澳洲职业教育[J];才智;2011年22期

5 王建梁;岳书杰;;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概述[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吴磊;;多元文化主义视域中的澳大利亚民族政策思考[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7 梁堂华;彭红霞;;徐特立与湖南近代私立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8 何新华;;数学界的莫扎特——陶哲轩[J];黄金时代;2006年11期

9 韩冬;;让雨水自由地落到脸上[J];涉世之初;2004年12期

10 Pauline Askin;荆苏川;;浪漫喜剧电影可能会破坏你的现实爱情[J];英语沙龙(时尚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洪贵;;论澳大利亚非英语移民同化政策[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杨红霞;;为低收入群体服务:发展中国家私立教育一瞥[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莹;;浅析澳大利亚人才评价标准与方法[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奇志;;澳大利亚、新西兰生态建设考察报告[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保志军;马永兴;俞卓伟;;痴呆与衰老某些最新研究进展[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洪铁城;;经典荟萃 浑然天成——堪培拉城市总体规划评析[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高允旺;;治好病人的病是我的命[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松;Andrew Chang;;病例讨论[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鲁予;;高速秸秆资源化收获机的研究与应用[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娜;;教育广告的经济效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况发秀;澳大利亚人的教子观: 再富也要“穷”孩子[N];新华日报;2004年

2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一句“对不起”难以结束的悲剧[N];光明日报;2009年

3 记者 曹扬;存钱?消费?澳大利亚人两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傅云威;澳大利亚人的历史感[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澳大利亚人复杂看待澳元飙升[N];人民日报;2011年

6 《悉尼先驱晨报》和《墨尔本世纪报》驻中国记者 高安西(JohnGarnaut) 中国经营报记者 胡晓玲 翻译整理;澳大利亚人正在“理解”中国[N];中国经营报;2009年

7 王薇;新加坡私立教育一览[N];中国工商报;2002年

8 傅云威;澳大利亚人对生活水平信心下降[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上海记者站 丁宁;“中国文化让我着迷”[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若冕;澳大利亚人的优势何在[N];西藏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鹏;私校公助:澳门的视点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岳小颖;从“保障安全”到“提升地位”:对二战后澳大利亚追随美国的政策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3 原青林;“教育活化石”的考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6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成林;澳大利亚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兰英;话语和社会变革——对有关在中国推广私立教育文章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魏丽娟;澳大利亚对美国不对称联盟关系的形成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逸晨;澳大利亚女篮崛起因素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5 徐蓓蓓;《坦加拉》:一个关于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神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红姐;战后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政策研究(1945-196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翔;湖南近代私立教育研究(1902-1957年)[D];中南大学;2007年

8 王侠;新世纪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竺君;梦幻时代的复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晓卉;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7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47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