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评定的方案
【图文】:
Component Number图 3.1 特征根分布图表 3.5 每个指标在各个主成份中的相应权重1y2y3y4y5y6y7y1s 0.299 0.158 0.885 -0.249 -0.108 -0.167 -0.039 实习态度2s 0.810 -0.218 0.181 -0.140 0.395 0.156 0.251 语 言3s 0.455 -0.181 0.191 0.659 0.094 -0.457 0.268 板 书4s 0.928 -0.356 -0.076 -0.026 -0.061 -0.020 -0.036 授 课5s 0.444 -0.085 0.442 0.427 0.372 0.190 -0.494 辅 导6s 0.718 0.692 -0.073 0.009 0.002 -0.004 -0.003 班主任工作7s 0.413 0.001 0.452 0.374 -0.455 0.479 0.220 实习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刘文琦;;建立高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年16期
2 周传林;;有限指标[J];父母必读;1983年01期
3 ;我们是怎样进行成绩考核的[J];科学课;1985年04期
4 韦军湘;刘芳;;从我院体育代表队学生的成绩看训练与学习的关系[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5 李怀生;谈如何帮助差生搞好学习[J];江苏教育;1993年Z1期
6 ;转转思维驱“恶魔”[J];祝您健康;1995年05期
7 葛玲;对成人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山西成人教育;1997年04期
8 刘为基;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措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年06期
9 金炳桂;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学习成绩[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S1期
10 杜永明,冀国锋;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关系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一平;;高中理科生学习成绩的一般制约因素——关于高中生学习成绩评价方法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何宏灵;刘灵;杨玉凤;;主干家庭儿童个性和学习成绩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袁军;;关于学习成绩的一个递归路径模型的检验[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潘仁清;张柏超;吴文浩;黄海强;;“三结合”对初中潜能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陈光齐;;男女儿童智力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6 徐丽琴;;靓靓再次发亮——一个成功个案辅导案例[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丙元;;师范生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8 林敏;李其维;程利国;;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恩国;;中学生认知策略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潘桂兰;陈晓东;石瑞丽;庞东卫;刘苏星;唐烨霞;吕军;左媛;赵敏;;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生理学知识竞赛 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及学习成绩[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志凯;耶鲁有没有歧视中国学生?[N];财经时报;2005年
2 记者 黄蓉芳 通讯员 吴冬华;七成成绩好的学生是追星族[N];广州日报;2007年
3 耿晶 罗新梅 廖力平;孩子的角色不仅仅是学生[N];海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璇;孙文锦:尽己所能 服务他人[N];北京社区报;2009年
5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张国;南开大学奖学金评定不再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健;莫轻信“提高成绩”的承诺[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7 廖君、茆琛;厌学?读大学?留守高中生很矛盾[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胡长春;5万留守学生缺失父母关怀[N];雅安日报;2006年
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 李元卿;别把自己当作求职的弱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杨凯;谁是好学生?不同标准的意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耀武;有意遗忘过程中认知加工机制及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葛操;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一涛;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冰;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及钙信号转导机制的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8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刘万伦;分类任务难度对两种类别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诗荣;学生成绩评定的方案[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佳;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燕爽;学习策略和语言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温爱英;动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谢晓玲;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淑莉;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英语能力的相关性[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孙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海莲;维吾尔语专业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宁;美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嘉玮;强化式英语学习中的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0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5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