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5-15 23:43
【摘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方面的人才,其言行对整个社会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并直接影响到社会文明的进程。在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有关方面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大学生的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可小视的成就,但大学生中的失信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本文试图通过调查高校的信用现状,了解问题、分析原因、探讨可行的对策,为开展高校信用教育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信用问题主要表现在日常行为的失范上,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在校期间,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愈演愈烈;离校阶段,假文凭、随便毁约、借贷不还等。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和社会信用环境的缺失。为此本文提出,构建大学生信用体系,需要从信息沟通与保障机制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透明度,促进沟通;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在全社会建立一张遵守信用的强制网,保障信用契约可以遵守。具体来说,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是手段,建立社会强制机制是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根本。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大学生的所有信用记录都应当公开,在学校、银行、企业、社会实现信息共享。当大学生出现失信时,社会强制机制就应当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通过教育与强制两种手段,最终使守信成为大学生内心的价值取向。唯如此,大学生信用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武;;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博弈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陈庆礼;;博弈论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不合作现象的审视与超越[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洪松;李弘;;博弈论方法在大学生情感问题中的运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0期

4 吴鸿春;;竞技体育博弈论(对策学)初探[J];体育科学;1995年02期

5 杨波;王学东;;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合作解释的局限性——一种博弈论的分析视角[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朱劲松;;农民工权益保护三方博弈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林特特;;家庭是一个团队[J];家庭之友(爱侣);2011年07期

8 彭勇;;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博弈论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9 阳国华;余侠;;图书馆联盟合作中的囚徒困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向小兵;;基于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冬保;;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十二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满青珊;张金隆;毛弘毅;;基于博弈论的移动服务双渠道结构模型[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钟卫;徐友云;蔡跃明;;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资源优化[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健;吴楠;林大谦;;股票市场可持续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博弈论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5 董雷宏;;我国公路建设行业信用体系研究与建设[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胡建阳;;辽宁省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万家思;;博弈论在煤矿精细化管理中的运用[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耿昕;石金涛;;博弈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英男;;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保持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姚杰;李好好;;对外直接投资与竞争优势:一种博弈论解释[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新顺;赵启三代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N];法制日报;2004年

2 黄文杰;扎扎实实地推进信用体系建设[N];国际商报;2005年

3 吴国平;信用体系建设的六个取向[N];贵阳日报;2005年

4 刘溟;博弈论也绿了[N];经济日报;2005年

5 记者 吴绍辉;内蒙古管局推进信用体系建设[N];人民邮电;2003年

6 李秋怡;我省启动信用体系建设[N];四川日报;2004年

7 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上官海青;诺奖得主传授博弈论“真经”[N];浙江日报;2005年

8 记者 郑昊邋实习生 王艳;首届西部信用体系建设高峰论坛下月举行[N];陕西日报;2008年

9 记者 光艳 通讯员 汝星 俊凯;省粮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产生[N];德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董鸿乐 孙稳;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N];国际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庆民;基于博弈论的中国转轨时期银企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李勇;不同市场有效性条件下的中国投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秀丽;生态产业链运作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刘立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外资银行的影响及经营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温明振;有机农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韩绪望;中国电力产业规制与竞争[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庶萍;竞争环境下的广告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曾勇;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杨效勇;国企资本运作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曹维;不同时段的中国汇率制度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当代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江南大学;2008年

2 陈永权;基于神经网络与博弈论相结合的发电公司竞价策略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3 李立欣;基于博弈论的CDMA系统功率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孙力勇;博弈论在发电侧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曹磊;基于博弈论的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刘晓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博弈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郭智元;地方政府竞争与我国土地要素市场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7年

8 申斌;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杨继梅;“错位”与“超载”[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李艳君;基于博弈论的交通控制与诱导一体化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65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5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