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防治体系建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21 17:05
【摘要】:互联网以其无中心性、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的特点和自由、共享、平等的精神吸引了高校学生,上网已成为他们的“必修课”。与网络“亲密接触”,已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毫无疑问,网络对高校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不容忽视,不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种途径,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在对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进行界定之后,对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进行了大胆的界定。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是规范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网络道德主体有关网络活动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导致其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导致其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上的混乱。 2.对国内外网络道德失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客观阐述和归纳总结,找出了研究的差距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我国在网络道德失范理论问题研究方面、网络道德研究队伍建设方面、社会参与度方面、网络德育实践活动方面等等还存在不足,有待加强。 3.对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表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从网络道德规范、网络环境、高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剖析。 4.对建构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防治体系进行了思考:一方面,通过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等手段,使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要求“内化”为高校学生的“知、情、信、意”,从而实现“自律”;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法律等手段进行“他律”,为“自律”提供保障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丽娜;刘慧萍;;“慎独”精神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吴彩虹;全承相;;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波;周大镯;郜江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防治[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小春;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周恒洋;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意向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俞红蕾;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问卷编制及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芳;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田黎明;论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网络模式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4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74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