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5;F832.479
【图文】:
图5.1我国学生贷款累计申请金额与实际签约发放金额对照1资料显示,累计申请金额与实际发放比ZOco年是3.24倍,2001年高达是3.21,2003年是2.02,虽然从2001年开始出现下降迹象,但是绝对款缺口问题依然严重,如果考虑多数地方高校未申请学生贷款的贫困生,严重。资料来源:部分资料转引自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生《国家助学贷款问告》①
使获得贷款的过程更加公平,在借鉴国外经济需求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及近几年的实践实际,本文认为有必要构建适应我目前国情的学生贷款对象认定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5.2.3.1学生货款对象选择及缘由我国学生贷款自1999年实施以来,一直以家庭经济贫困生作为唯一受益象,这是在目前国家财政资金紧张情况下的一种最优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等教育财政困难。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入学需求在增长明显,而国经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总体实力弱、政府的财税能力有限,因此形成持增大的供需缺口。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投入不够,高等教育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有:一是我国总体上受教育人口多,而且高等教育规模在持续扩大,高等教毛入学率在增长。图5.2是我国1990年到2004年的毛入学率变化情况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孝民;;国外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财会研究;2003年04期
2 杨克瑞;大学生资助的贷款误区及政府责任的实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王鹏飞;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改革助学金及学生贷款制度[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10期
4 黄维;周霞;;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的互动:国外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赵中建;亟待建立新的学生资助制度[J];现代教育论丛;1994年06期
6 占盛丽,雷万鹏,孔繁盛,钟宇平;香港地区高等教育学生贷款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D.布鲁斯·约翰斯通,沈红,李红桃;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适用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8 陶红;美国联邦学生贷款制度、偿还机制及违约处理[J];教育与经济;2005年01期
9 ;美国家庭教育贷款项目的运行机制[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12期
10 梁爱华;沈红;;加纳养老金学生贷款及其失败原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学生贷款研究十年[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季俊杰;;中国学生贷款补贴的演变与发展趋势[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沈华;;校园地与生源地学生贷款运行效率比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飞琼;沈红;;中国学生贷款信用担保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梁爱华;沈红;;加纳养老金学生贷款及其失败原因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魏黎;;美国和瑞典学生贷款还款豁免政策比较[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丁建福;;学生贷款:政府的职责及其评价指标[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陶红;;美国联邦学生贷款制度、偿还机制及违约处理[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刘秀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许长青;;高等教育投资战略:基于泰国学生贷款的案例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冬素 实习生 池勤艳;国家助学贷款这样办理[N];浙江日报;2005年
2 记者 董纯进;2000万贷款助学高校贫困生[N];海南日报;2005年
3 赵静;墨尔本大学:紧急学生贷款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孙媛;TALF推出效果惹争议[N];证券时报;2009年
5 刘芳;美再出资2000亿美元刺激消费信贷[N];中国贸易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颖;按时还贷就是造福学弟学妹[N];福建日报;2007年
7 特派记者 吴晓鹏;美财政部脑筋急转弯:保尔森欲改7000亿美元救助方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楚琳;美国未来5年的高教施政纲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JUDITH SCOTT-CLAYTON 编译 严珂;学生贷款违约形势严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记者 陈娟;我市将从8月起接受学生贷款申请[N];桂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梁爱华;社保机构回收学生贷款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丽芳;“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国际模式与中国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廖茂忠;学生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孙涛;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志杰;美国联邦大学生资助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涛;发展中国家学生贷款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徐艳;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李萍;学生贷款财政贴息及相对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唐捷;国家助学贷款项目违约风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濮筠;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比较与构想[D];苏州大学;2006年
6 王传倩;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银成;教育资助的公平与效率探讨[D];浙江大学;2001年
8 褚萍;国家助学贷款的成本—收益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陈俊;我国高等学校学费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霞;社保卡降低助学贷款风险的可行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9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1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