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中国在经过28年的改革之后,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在科教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经历着激烈变动和转型。如何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矛盾及各类突发事件,是社会各界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和谐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执政党和社会各界发展的崭新理念。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应答。 受社会转型和国际化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也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本研究在和谐及和谐发展理论、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科学所提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对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构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论体系。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背景分析。该部分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背景。首先是对社会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的现实进程中。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一是社会转型引导了高等教育的转型;二是简要概括了转型期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对转型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社会转型发展和其引导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再次对以往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缺陷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提出各种发展理论,各自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适用不同的发展理论。选择那种发展理论,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社会的整体思潮有关,还和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有关。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当前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论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在对和谐及和谐发展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前人对和谐及和谐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笔者对和谐发展理论的认识。接着指出教育在促进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从而引出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论的内涵。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就是要把和谐发展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全面渗透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既要注意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注意保持高等教育自身和谐发展。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全面发展,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内部学科专业和谐发展,还蕴涵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对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分析:社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发展
(一) 社会转型引导的高等教育转型
(二) 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转型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存在的根源
三、以往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主要观点及其理论缺陷
(一)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二) 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部分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论思考
一、和谐及和谐发展分析
(一) 和谐思想概述
(二) 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和谐发展理论的涵义及其教育在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三、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论探析
(一)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
(二)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与以往发展理论的比较
(三)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第三部分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战略探索
一、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
(一)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定位
(二)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目标分析
二、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策略选择
(一) 树立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观
(二) 探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模式
(三) 构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
(四) 完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监督机制
(五) 优化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创设和谐发展的保障系统
(六) 建立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预警系统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中亚;;关注人本,促进和谐[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 曾栋梁;;艺体整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3 丁昀;姜素华;;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4 樊文玲;李小平;;抓好党组织建设 促企业和谐发展——永修县供电公司党建工作扎实有效[J];大江周刊(焦点);2011年07期
5 邵晚霞;刘欣然;宋云翔;章忠球;;由攻击性视角审视体育运动的和谐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年03期
6 罗旭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J];华章;2011年17期
7 黄霖;;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23期
8 万丽萍;李永兴;;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践行人文关怀[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李甜甜;;执行力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刘成林;;让体育文化成为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基石[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小毛;和谐稳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健华;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罗湘明;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王科;和谐视野中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孙启军;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和谐模式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谢璐妍;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周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倩;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邓艳梅;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潘道财;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桂兰;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靳晓理;民生问题的和谐解[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赵杨坤;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西南大学;2011年
8 赵阳;法治视野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反思[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9 姚淑娟;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私法文化建设[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曾秋旭;论和谐行政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719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1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