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发布时间:2017-03-29 15:18
本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决定着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评价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分析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绩效,对提高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制定科技管理政策具有较高实践价值。 本研究以38所“985工程”研究型大学为评价对象,在参考权威文献基础上,对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大学科技创新体系,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模型构建的权威文献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模型,并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合理地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组成,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4项二级指标,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包括科技论文、发明专利、科技奖励、成果转化、论文质量5项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共33项,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赋予权重,进而全面分析了指标体系的特点及优势。 采用逐级加权法计算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绩效的得分及排名。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研究假设,应用相关性分析验证研究假设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及科技创新绩效彼此正相关。为确保研究的全面性,进一步实施政策制度分析,探索各项政策制度对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最后,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应用SWOT分析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构建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SWOT矩阵,进一步制定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科技创新能力优势劣势,制定科技创新能力战略目标;加强科研人员引进与开发,促进人力资源建设;加快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质量;发挥重点学科优势,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科技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11-12
- 1.2.1 研究内容11-12
- 1.2.2 拟解决的问题12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技术路线13-14
- 1.4 创新点14-15
- 2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15-21
- 2.1 文献综述15-18
- 2.1.1 科技创新能力研究15-16
- 2.1.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16-18
- 2.2 概念界定18-21
- 2.2.1 研究型大学18
- 2.2.2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18-19
- 2.2.3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19
- 2.2.4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绩效19-21
- 3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1-41
- 3.1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模型的构建21-26
- 3.1.1 模型构建基础21-24
- 3.1.2 模型构建24-26
- 3.2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41
- 3.2.1 构建原则26-27
- 3.2.2 指标海选27-30
- 3.2.3 筛选方法30-33
- 3.2.4 指标赋权33-37
- 3.2.5 指标体系构建37-41
- 4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41-57
- 4.1 指标数据标准化41
- 4.2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41-57
- 4.2.1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评价42-47
- 4.2.2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评价47-52
- 4.2.3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52-54
- 4.2.4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54-57
- 5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57-62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57
- 5.2 相关性分析57-60
- 5.2.1 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相关性分析58
- 5.2.2 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相关性分析58-59
- 5.2.3 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绩效相关性分析59-60
- 5.2.4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与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相关性分析60
- 5.3 政策制度分析60-62
- 6 案例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62-70
- 6.1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SWOT分析62-65
- 6.1.1 优势(S)62-63
- 6.1.2 劣势(W)63
- 6.1.3 机遇(O)63-64
- 6.1.4 威胁(T)64-65
- 6.2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65-70
- 6.2.1 明确科技创新能力优势劣势,制定科技创新能力战略目标66
- 6.2.2 加强科研人员引进与开发,促进人力资源建设66-67
- 6.2.3 加快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质量67-68
- 6.2.4 发挥重点学科优势,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68
- 6.2.5 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68-70
- 7 结论与展望70-72
- 7.1 研究结论70-71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A75-76
- 附录B76-77
- 附录C77-78
- 附录D78-79
- 附录E79-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0-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锦高,李忠武;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蔡言厚;田金山;吴厚平;;大学科研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2期
3 汪慧玲;陈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4 童桦,唐慧君,唐晖;研究型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章豹,徐枞巍,李姚矿,吴骏;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梅轶群;张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评价[J];技术经济;2006年05期
7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1期
8 张忠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9 王青;曹兆敏;;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10 梁燕;耿燕;李相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的现状分析及研究方向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