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对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间,我国历经了五次大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每一次专业设置与调整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些社会背景体现在环境变化、体制转轨和权力博弈。本文从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旨在探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外生变量,为厘清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走向、改进高校人才培养做一种尝试。本文在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制度变迁、同形理论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分析高校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演变轨迹,以及不同时期政府、高校和社会三种力量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中始终伴随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的构建、恢复、发展与优化,这些制度安排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产生重要影响。第二,高校专业设置制度变迁是政府、高校和社会进行权力博弈的结果。制度环境的变迁与变迁主体的互相博弈是推动高校专业设置的两个重要变量。制度环境的变化是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外生变量,而不同利益主体为自身利益进行博弈则是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主体由初期的政府一元独大逐渐发展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多元主体并存的格局。第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出现了专业设置重复、滞后,社会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运用制度同形理论对这些出现过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强制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制度成因。最后,根据上述研究,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和完善变迁主体的作为来确保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 普通高校 专业设置 制度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阐释11-14
- 1.3 理论基础14-17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7-22
- 1.5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22-24
- 1.6 研究内容24-26
- 2 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及问题分析26-46
- 2.1 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历史演变轨迹26-37
- 2.1.1 改革开放前制度的构建27-30
- 2.1.2 改革开放后制度的恢复与发展30-34
- 2.1.3 制度的优化34-37
- 2.2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分析37-40
- 2.2.1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重复现象严重37-39
- 2.2.2 普通高校尚未获得充分的专业设置自主权39-40
- 2.2.3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不强40
- 2.3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新《目录》和新《规定》特点探析40-46
- 2.3.1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新 《目录》 和新 《规 定》 颁布原因探究41-42
- 2.3.2 新《目录》和新《规定》的基本内容42-43
- 2.3.3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新《目录》和新《规定》特点分析43-46
- 3 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主体力量、特征及成因分析46-56
- 3.1 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主体力量46-50
- 3.1.1 政府46-47
- 3.1.2 高校47-48
- 3.1.3 社会48-50
- 3.2 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50-52
- 3.2.1 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逐渐伴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50-51
- 3.2.2 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以渐进式制度变迁为主51
- 3.2.3 政府主导及寻求社会认同的制度变迁特征51-52
- 3.3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问题成因分析52-56
- 3.3.1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强迫机制52-53
- 3.3.2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模仿机制53
- 3.3.3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规范机制53-56
- 4 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未来发展走势探析56-68
- 4.1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特点56-58
- 4.1.1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初期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56-57
- 4.1.2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时期趋向于诱致性制度变迁57
- 4.1.3 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时期形成多元化的制度变迁格局57-58
- 4.2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制度环境的优化58-60
- 4.2.1 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8
- 4.2.2 加快科技发展推进产学研一体化58-59
- 4.2.3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确保可持续发展59
- 4.2.4 深化改革优化专业发展环境59-60
- 4.3 变迁主体在本科专业设置中的作为分析60-68
- 4.3.1 政府在本科专业设置中的作为分析60-63
- 4.3.2 社会在专业设置中的作为分析63-64
- 4.3.3 高校在专业设置中的作为分析64-68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68-70
- 5.1 研究结论及不足68-69
- 5.2 创新点69
- 5.3 研究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8
- 作者简历78-82
- 一、基本情况78
- 二、学术论文78
- 三、获奖情况78-82
- 学位论文数据集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明舟;中职专业设置的几项原则[J];职教论坛;2003年18期
2 马天芳;;职业女校社区管理专业特色管窥[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魏红光;潘嘉敏;;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大学专业设置应从专业及学校实际出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07期
5 黄景容;;专业设置与“三度一书”[J];中国培训;2011年11期
6 周亚弟;试论新专业设置中的矛盾和对策[J];职教论坛;1994年05期
7 唐依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02期
8 侯文华,管德明;高校专业改造之我见[J];南通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 陈太平;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与建设[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10 张清;邹军华;熊健民;;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走“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立足优势、特色取胜”的专业打造之路[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天平;;高校专业拓宽的原则探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大源;;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利红;;强专业 重合作 铸品质[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6 楚琼湘;;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的策略分析[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7 唐文山;;积极调整农牧专业设置,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建华;;专业柔性化运作 课程菜单式配置 教学分层次实施[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焕波;;浅谈校企合作-“专业工作室”实施规划方案[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翁国玲;;浅谈高职学院涉海专业设置[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专业是高职发展的试金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于霏;新专业不是挂块牌子就能“开张”[N];工人日报;2014年
3 刘志江;旅游专业设置要以需求为导向[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孙立群;让“专业设置”有的放矢[N];浙江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选择专业:高考生的又一场“战斗”[N];光明日报;2007年
6 唐卫民;地方高校应实现专业转型[N];光明日报;2007年
7 葛剑雄;大学专业设置不应强求一律[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熊彦清;传统文化领域成高校新增热门专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高利兵;从规范专业设置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未名;村官专业需谨慎前行[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婷;产业升级背景下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王恒;大学延伸专业学生感知质量对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相关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胡亚萍;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何秋萍;福建省“3+2”模式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高妍妍;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6 于海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中的专业改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赵慧敏;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王鹏;巴音学院专业建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9 李雪;民国时期大专院校艺术专业设置考察[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10 万梦君;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