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0-07-12 05:23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由中央和省两级办学、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格局,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空前增长。目前在数量上占绝大部分的地方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座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学校都将面临严峻挑战。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不仅关系到自身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然而,目前处于发展中的广大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大多存在着趋同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攀高、求大、求全等方面,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于高校的发展定位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和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及方法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推进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增强了人们对定位问题的理解。但是,这些研究给予地方院校发展定位的关注是不够的。所以说,这是一个研究有待升华的领域,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因此,本文试图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并且仔细阅读梳理,充分吸收消化的基础上以期找出可研究的空间。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曾多次在会议中强调:高校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制定三个规划,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学校发展定位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院校在发展定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指出导致地方院校定位趋同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以及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地方院校所面临的外部制度化环境不利于其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揭示了地方院校发展定位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地方院校定位趋同化的深层根源。第四部分国外高校避免趋同化发展的经验借鉴。第五部分通过借鉴美国避免高校趋同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针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从外部制度环境入手设计引导我国地方院校正确定位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第六部分为结束语,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佑川;;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激励制度刍议[J];经济论坛;2011年05期

2 陆苏华;陈志华;;地方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3 娄昭;王家录;张磊;;地方院校《世界地理》课程双语教学探论[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李成利;;论加强地方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5 肖玲莉;张菁;;地方院校办学特征及发展策略选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8期

6 何优选;;地方院校实验室应实行分层次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7期

7 钟q茂;詹仁美;;地方院校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构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王利华;王晓蕾;;地方院校应加强实验 实践教学的管理[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

9 罗祖扬;;浅谈地方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10 陈锦阳;;地方院校低年级英语视听课程校本教材建设的实证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传长;;“十二五”规划思路和天津发展定位[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2 李占稳;刘梦琴;;地方院校创新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邱淑英;张颖;;浅谈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余之祥;;长江三角洲的特点、发展定位与前景[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5 马洪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阿坝师专校发展定位思路的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6 方创琳;;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定位与职能分工[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王小岗;乐进发;邱战洪;;土木工程专业“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晓洪;赖悦腾;;专业化学开放性实验方式的探索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9 殷惠光;姜慧;徐孝昶;;地方院校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培育学科优势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建平;杨小敏;王卫;徐文媛;;大类招生模式下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伟;合理利用资源找准发展定位[N];中山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丽娜 实习生 缪艳玲;定准调高发展定位做实抓牢发展保障[N];蚌埠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黄莹;围绕发展定位 做好重点规划[N];黔西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宋丽芳;把握发展定位 提升软硬实力[N];中国航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莫志强 通讯员 黄水林;持续坚持工业立县发展定位[N];闽西日报;2010年

6 记者 赵伟;需找准总体发展定位[N];长春日报;2010年

7 黄冈市政协 孙振佳;关于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黄冈发展定位的建议[N];黄冈日报;2010年

8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 柏连阳;地方院校对接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N];湖南日报;2011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南方日报首席记者 梅志清;“国培计划”地方院校扛大旗[N];南方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杨耀青;明晰产业发展定位 强化各项工作对接[N];西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3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马士斌;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继平;军队现代化与军人身份认同的矛盾与调适[D];吉林大学;2007年

6 徐雷;管束性城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周志强;基于自我教育的本科生学业生涯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张阳;多元评价视角下的大学定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玲莉;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胡琦;基于“过程方法”的我国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妮妮;论地方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云;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丁志强;重庆市綦江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婷;“后过渡期”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定位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郭铭;地方院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文春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波;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地方院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卢羿;试论上海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1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51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