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效果的实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建平;;构建和谐网络新秩序的对策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6期
2 陈伟;;浅议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拓展与深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吕卫民;;大学生痴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防范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张洪伟;王日升;;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J];华章;2011年20期
5 赵丹宇;;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调查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6 仲崇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高校管理机制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张素姗;李彬;;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飞翔;;狗:这样的公司最让人快乐[J];初中生;2011年22期
9 马利红;张文霞;;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黄立志;胡毅丽;;天津市大学生网瘾问卷统计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荣欣;李书军;;网络传播中虚假信息的防范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杨凯;;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及扩散机制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聪锐;;河北民俗文化网络传播的整合构建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4 庄晓东;尹忠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民间网络传播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5 李蓓;;网络传播与博物馆观众视角[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鸿波;黄奇伟;;北京奥运与网络传播[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杨晓鸣;沈国明;;跨文化网络传播的障碍及其对策[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侯春宇;郑鹏;;关于大学生上网之我见[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殷晓蓉;;网络传播与中国传播学面临的三大难题[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10 郑洁;;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领域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生活;大学生上网干什么?[N];福建科技报;2002年
3 山东鲁东大学文学院 何志钧;网络传播正在改变审美范式[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朱鸿英;云南成立 全球首所网络传播学院[N];昆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易飞;“湖北群星”现象网络传播研讨会召开[N];湖北日报;2010年
6 周万松;偷录他人音像进行网络传播构成侵权[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记者 张宏祥;我市召开“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德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曲志红;《网络传播》在京创刊[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王兆东;大学生上网都干啥?[N];市场报;2000年
10 于成霞;大学生上网干些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3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4 高永亮;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5 张咏华;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新闻业[D];复旦大学;2003年
6 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战平;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海大学;2009年
10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梅;论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耿建慧;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效果的实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毛文婧;求真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盛志宏;网络传播中受众的自我伦理[D];广西大学;2004年
5 孙博;网络传播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2年
6 王艳群;网络危机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武锋;网络“微内容”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水小淼;我国网络传播中的网民议程设置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吕卫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当代青年文化嬗变[D];河海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5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55236.html